装备:舰首重炮1,舷侧改良佛郎机炮8。</p>
备注:“大明海疆的‘多面手’!运兵、护航、近海炮战样样精通,性价比之王让工部老泪纵横。”</p>
训练周期:2艘/日</p>
广船</p>
吨位:2000料(约520吨)</p>
造价:1500两</p>
船员:100人(炮手24+火枪手36+控船操帆25+后勤15)</p>
装备:子母佛郎机8(射速3发/分)</p>
训练周期:2艘/日</p>
备注:“佛郎机里的加特林?不,这是让你见识什么叫‘真理’的倾泻速度!</p>
护卫舰</p>
原型:西班牙大帆船</p>
吨位:600吨</p>
造价:5000两</p>
船员:160人(炮手72+火枪手28+控船操帆50+后勤10)</p>
装备:主战炮:长身管加农炮8门(位于下层炮甲板舷侧,发射9-12磅实心铁弹,射程550-650米。用于打击敌船船体、索具。)</p>
近防炮:改进型佛郎机炮8门(位于上层甲板,射程200米,发射霰弹或链弹,用于近距离扫射敌舰甲板人员、风帆、索具。保留其速射特点。)</p>
备注:“中西合璧实验舰,远可‘点名’敌方筋骨,近能‘暴雨梨花’洗甲板。灵活又难缠的海上多面手!”</p>
训练周期:1艘/日</p>
四级战列舰</p>
原型:西班牙大帆船</p>
吨位:1200吨</p>
造价:20000两</p>
船员:380人(炮手270+火枪手40+控船操帆50+后勤20)</p>
装备:主战炮:长身管加农炮30门(位于下层炮甲板舷侧,发射9-12磅实心铁弹,射程550-650米。用于打击敌船船体、索具。)</p>
近防炮:隼炮36门(位于上层甲板,发射3磅霰弹/链弹,有效射程250米)</p>
备注:“大洋秩序的奠基者!当它加入战列线,轰鸣的炮火便是新海权的宣言——此刻称‘老四’,只因前三尚未下水!”</p>
训练周期:1艘/10日</p>
看着这些标注着真实、合理吨位的数据,朱由校心中澎湃翻涌的满意感丝毫未减,反而更加踏实!</p>
因为他清楚,“系统”舰船真正的恐怖之处,不在于其纸面吨位的大小,而在于其逆天的建造速度与惊人的性价比!</p>
最令人心潮难平的,依旧是那标注着‘训练周期’的数字!</p>
福船、广船——两艘需时一日!</p>
护卫舰——一艘一日!</p>
而此时被系统称为大洋秩序的奠基者的四级战列舰,也只不过——一艘十日!</p>
这等效率,放在大明原有的匠作体系之中,无异于横竖碾压!</p>
要知道,如果你想在明朝建造3000料的大船,你首先寻得合百年之龄的参天巨木——楸木、楠木、杉木...单单主龙骨一项,便需长十二丈(约36.5米)、径宽三尺(约1米)的巨材!</p>
辅料清单令人望而生畏:铁钉八千枚、桐油三百斤、麻絮两百斤、帆布十二匹......</p>
且新伐巨木需浸泡“去膏去汁”三个月,再移至通风避雨处自然阴干二十四至三十个月之久。</p>
“若无‘系统’在握,朕欲得一艘堪用之三千料战船……”朱由校唇角微勾,</p>
“从立项到下水,没有三年五载绝无可能,期间跋山涉水的运费损耗、工部官吏的层层盘剥...桩桩件件都是拦路虎、绊脚石!”</p>
“朕岂能空等三年?朕要的船,如今一日可得!而且是带炮、带火枪、全副武装的好船!”</p>
朱由校眼中寒光一闪,目光仿佛已越过这乾清宫的琉璃瓦顶,扫过白山黑水,掠过蒙古草原,直抵南海波涛。</p>
“到那时,朕的大军早已……”</p>
他指尖在扶手上重重一扣,心神激荡。</p>
“北征大漠,犁庭扫穴!”</p>
“南抚海疆,扬帆南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