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骑兵虽然勇猛,但在大秦军队的猛烈攻击下,开始出现混乱。他们的阵型被打乱,士兵们四处逃窜。一些匈奴士兵惊恐地看着身边的同伴倒下,心中充满了恐惧。
他们的战马也受到了惊吓,不听使唤地乱跑。冒顿单于见势不妙,立即吹响号角,示意军队撤退。那号角声低沉而悠长,在战场上回荡。
匈奴骑兵听到号角声,迅速掉转马头,如潮水般退去。他们的撤退显得有些仓促,留下了一地的尸体和武器。
扶苏见状,并没有下令追击。他站在城墙上,冷静地观察着匈奴军队的动向。“穷寇莫追,小心有诈。”
扶苏深知匈奴人的狡猾,他担心这是冒顿单于的诱敌之计。
一位将领不解地问扶苏:“公子,为何不乘胜追击?这是个好机会啊。”
将领的脸上露出急切的神情,他渴望着能一举击败匈奴军队,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
扶苏摇摇头,说:“匈奴人善于游击,此时追击,恐中埋伏。我们先巩固防线,休整军队,等待下一次的战斗。”
扶苏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睿智,他深知战争的复杂性,不能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此次交锋,大秦军队以较小的代价击退了匈奴军队,士气大振。
士兵们欢呼雀跃,他们为自己的胜利感到骄傲和自豪。
然而,扶苏等人深知,这只是战争的开始,更加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
他们抓紧时间休整军队,补充物资。军医们忙碌地穿梭在伤员之间,为他们包扎伤口,给予治疗。
士兵们则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同时,他们还加强了防线的建设,加固城墙,设置陷阱,为下一次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匈奴人撤退后的日子里,冒顿果然如预料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谋划。
他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到一起,在王帐之中,冒顿单于面色阴沉,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此次败于大秦,实乃我匈奴之耻。”
冒顿单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但大秦并非不可战胜,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
一位部落首领站出来说道:“单于,大秦军队装备精良,我们正面交锋确实难以取胜。不如我们继续采用游击战术,不断骚扰他们的边境,让他们疲于奔命。”
另一位首领则提出异议:“游击战术虽好,但难以给予大秦致命一击。我认为我们应该寻找他们防线的薄弱点,集中兵力突破。”
冒顿单于微微点头,陷入沉思。最终,他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遣大量的探子混入大秦边境地区,收集情报,寻找防线的漏洞;另一方面,组织小股骑兵频繁骚扰大秦边境,让大秦军队不得安宁。
在大秦这边,扶苏和蒙恬也没有丝毫松懈。他们加强了边境的巡逻,提高了警惕。同时,他们也在积极训练士兵,准备迎接匈奴人的再次进攻。
一天,扶苏正在城墙上视察,突然有士兵来报,发现匈奴人的探子在边境附近活动。扶苏立刻下令加强戒备,并派出精锐部队进行追捕。
经过一番激烈的追逐,大秦士兵成功抓获了几名匈奴探子。通过审讯这些探子,扶苏得知了匈奴人的计划。
他意识到,匈奴人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来临。
扶苏和蒙恬商议后,决定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