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东施效颦(2 / 2)

“他若疑心,便会疏远恒通。”

“如此惠而不费之事,正该施行。”

慕容承瑞笑道:“既如此,便看慕容承泰器量如何了。”

待司马德堪告退,帐中忽然转出一人,低声道。

“世子,虽说此事为恒通诡计,然而,防人之心不可无。”

“须知,司马长史终究是汉人,非我族类,难保不行分篮之计,两面讨好。”

慕容承瑞闻言,神色晦暗不定。

……

天佑十二年,六月。

高楷率领大军,回返金城。

城中军民一片欢腾。

此行虽久,却收获颇丰,不光覆灭西凉,大乘,全据河西,更一举解了旱灾,使民心归附。

可谓大喜。

高府前院,众文武济济一堂。

窦仪恭贺道:“主上经天纬地之才,心怀仁德,一举拿下河西,据两道之地,可喜可贺。”

群臣齐声道喜。

高楷笑道:“仰赖诸位臣工之力,方才有此一胜。”

“杨烨,此战死者,务必抚恤,名入英烈祠,受香火供奉。伤者医治,有功者厚赐,置酒肉,犒赏三军。”

“是!”杨烨俯首听命。

王羡之蓦然开口:“主上,既得陇右、河西两道,可顺势进爵,以承天命,号令麾下军民。”

高楷颔首道:“此言有理。”

“不知该进何爵位?”

窦仪拱手道:“陇右、河西,前朝历代皆为一体。”

“不妨以陇西为名,进郡公之爵。”

“即为陇西郡公。”

高楷微微颔首:“可。”

群臣见此,齐声参拜:“臣等拜见郡公。”

高楷摆手笑道:“未置大典宣告天下,不可造次。”

“窦仪,此事便由你操持,务必从简,无需太过靡费。”

窦仪面色肃然:“微臣遵令!”

此事议定,高楷环顾众人,笑道:“诸位臣工尽心竭力,助我创下如今基业。”

“不可不赏!”

“待来日进爵大典,我自有封赏。”

群臣皆喜出望外:“谢主上!”

高楷微微一笑。

待众人告退,他前往春晖堂,向张氏问安。

“孩儿拜见阿娘。”

张氏忙不迭地道:“快起来。”

高楷笑问:“阿娘身子可好?”

张氏笑容满面:“我一切安好。”

“你媳妇孝顺,事事妥帖,又有鸾儿相陪,哄我开心,实在顺心不过了。”

“那便好。”高楷温声道。

转而看向杨皎,眸光一暖:“夫人身怀六甲,着实辛苦了。”

杨皎温婉一笑:“这不过妾身分内之责,只恨不能为夫君解忧。”

高楷摇头道:“你为我诞育子嗣,夫妻和睦,侍奉阿娘,令我后顾无忧,便是最大功劳,何须自谦。”

两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