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瞪大眼睛看了苏月华一眼:“像,这也是十几年不见了,样子也是像的。”
徐若光轻笑一声没有说话,这时锦衣卫又从外边领进来一个女子:“燕娘,你可看好了,当年从你家逃走的那个女孩,是她吗?”
燕娘端详了一会苏月华:“回大人,眉眼有三分相似。”说着又看了她一眼接着说道:“大人,她自八岁来我家中,我手把手教她弹琴唱曲。可她天生愚钝又性格古怪,怎么都教不会。我便花钱再买了人来,只教她做一些杂事,结果一时疏忽竟给逃了,找遍码头街巷都没找到。要知是不是,倒也不难。”
说完她面向苏月华:“小妇人斗胆,请姑娘见谅。”说着就要去握她的手。
苏月华下意识的后退一步,徐若光靠在椅子扶手上一只手撑着脸:“给她看看。”
苏月华依言向她伸出了手,燕娘低头一看,那手心十分白皙,除了经常庖厨留下的薄茧外没有一丝痕迹。
燕娘不相信的看了又看,这才说道:“对不住了姑娘,是小妇人唐突。”
看完了这场闹剧,徐若光心情好了些许但还是要挑事:“锦衣卫和宫正司,就是这么办事?把这两个人拖下去,打。”
见她想要起身,游一帆颇有眼力见的送上自己的手腕。
徐若光微微扭头看了一眼,这才扶着他的手腕起身。
“既是有冒籍的女官便好好查,若是再把这些不三不四的人带到宫内,就让你们尝尝本县主的手段。”
游一帆低着头,耳边听着徐若光的话视线不由自主的落在徐若光的手上。
徐若光说完话,扭头就看到游一帆正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她用食指轻点了一下游一帆的手腕:“游大人?”
游一帆这才反应过来:“县主,下官送您。”
徐若光收回搭在游一帆手腕上的手:“想必游大人还有很多事情要查,不必了。”
说完就转身往外走去。
游一帆示意锦衣卫将人带回后,自顾自的抬脚跟上徐若光。
此时虽是秋末,但白日的风吹在身上只让人觉得舒爽。
徐若光知道游一帆跟在自己身后也没说什么,只是径直走向附近的小花园里。
在花园中的石凳上坐下,徐若光摸着自己手上的戒指抬眼看向游一帆:“游大人,您跟在本县主身后是怀疑本县主也是冒籍之人吗?”
游一帆垂下眼睛看着她面前的地面:“不敢,只是宫中既然出现冒籍的人,下官必定要保证县主的安全。”
徐若光从手上摘下戒指扔向游一帆,见他接下这才说道:“本县主倒觉得自己不需要游大人的护送,您说呢?”
游一帆握着徐若光的戒指,接戒指的手还隐隐作痛,他没有说话,只是单膝跪在徐若光面前伸手递上戒指。
徐若光见他不说话,伸出手来示意他给自己戴上戒指。
不远处走来的朱瞻基看到这一幕立刻转身去找皇爷爷分享了。
徐若光不知道朱瞻基来过了,见游一帆不说话,她轻哼一声骂了句死心眼,这才起身往自己宫内走去。
游一帆提着食盒跟在她的身后,嘴角微微上扬了些。
沉默着走到宫门前,徐若光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游一帆:“本县主到了,游大人请回吧。”
见游一帆提起手中的食盒,徐若光挥退想要上前接过的宫人看着游一帆:“赏你了。”说完转身回了宫内。
游一帆一路又提着食盒回了锦衣卫,刚进去便有人来回禀:“大人,属下派人去问了,县主今日是兴致来了突然来到尚食局,做了些甜汤后给圣上和太子妃送去了。”
游一帆一边挥开他想要帮自己提食盒的手,一边吩咐道:“尚食局那边继续派人去查。”说完提着食盒回了自己屋里。
自那天以后,徐若光又开始了每日监督朱高炽减重的日子。
到冬日第一次下雪这天,朱高炽竟瘦了快二十斤。
以至于朱瞻基每每见了徐若光都要感慨一下为什么不早让她接受这件事。
徐若光抱着暖炉站在他面前,听他这么感慨不由得笑了一声:“若不是皇爷爷态度强硬,怕是舅舅也很难这么努力。”
朱瞻基点点头:“这倒是,能让父亲动起来的人也就是皇爷爷了。”
“还没问你呢,怎么走这么急?”徐若光刚刚走到园中就看到朱瞻基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
袁琦嘿嘿一笑:“回县主的话,殿下刚才碰到吴才人了。”
林深了然的点点头,吴才人身上馥郁的香气,确实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若光这是要去赴宴?”朱瞻基从琼苑出来,自然是知道太子妃在琼苑中设宴。
徐若微微颔首:“只是舅舅那边稍微耽搁了些时间,以至于现在才到这里。”
听她这么说,朱瞻基也不耽误她的时间,两人点点头往相反方向去了。
刚走近琼苑殿门,就听到太子郭侧妃说道:“太子妃,既然是典膳大比那比的就是庖厨的巧思和烹饪技巧,如果尝都不尝,又怎么能够轻易做出论断呢?”
寒客掀开帘子,徐若光笑着抬脚进入:“看来是若光来晚了,这典膳大比都要结束了,还请庄妃娘娘恕罪。”
说着几步走到众人面前,向着庄妃和太子妃行了一礼。
庄妃笑着说道:“只是太子妃设的小宴何必如此,快请县主入座。”
见太子妃也对自己点了点头,徐若光走到一旁留给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郭侧妃见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徐若光身上,也收了继续说下去的兴致对着庄妃和太子妃行了一礼:“庄妃娘娘、太子妃,我少陪了。
转身之际她又对着姚子衿叫了一声:“哎,你赢了。”
徐若光见她这个样子,抬手挡住嘴笑了一下,这个郭侧妃还真是一向的快人快语。
太子妃缓缓站起身来:“慢着,今日我设小宴,是为了直隶两省山东、河南两省的灾民筹赈灾款项。”
郭侧妃转过身来缓缓上前:“既是正事,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