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情报来源(2 / 2)

职场小聪明 翟晓鹰 529 字 1个月前

很多时候也会被问到优化管理的问题,是否可以电脑化。这时不管能不能干,对方都会把理由说出来,就是痛点。听的多了,各个部门的优缺点就了然于胸。所以可以东家买了西家卖,就是听了这个领导的意见,提炼一下说给那个领导听。最后就是集思广益,所有信息点都在你这里。我当时负责十几个科室的电脑,涉及几十台。所以接触的领导也非常多。由于我的建议很有效,所以也很多人愿意和我聊工作。借此我收获了很多的管理经验。有时候也是人家觉得有欠于我,所以都愿意介绍一些东西。其中包括升职的故事。

领导中也包括一些研究生,这些人后来都当了大领导。他们很多中肯的建议对我影响很大。也就是我后来学习经济学的原因。

也就是经济学为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从此跳出关系论和阴谋论的范畴。正式从猜想变成梳理研究。

人是自私的,人是理性的,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人,就是利益。一切都是交换。需求和供给理论成为主旋律。有需求就有供给,有供给就会有需求。什么博弈论也渐渐理解。乘务员和领导就是信息不对称,动态博弈,纳什均衡点就是,1.领导好乘务员好,2.领导留下乘务员离职,3.领导调走乘务员留下,4.领导调走乘务员离职。还有就是蝴蝶效应的应用,每个人都是那个影响事情发展的因素,不存在主要因素,而是互动,找到关键骨牌,一点推翻,事情会产生连锁反应,在关键的时刻加以修正,那么事情的发展就会向你的要求改变。策略要随着事态发展不断修正。也可以理解为随机应变,但要有更高级的掌控,而不是随波逐流。所以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策略,关键趋势。在大趋势下一切阻碍都是浮云。只要提前知道趋势,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从而一飞冲天,至少不会跌入谷底,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