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段:社会观念的变第669章 审美标准的多元化(1 / 2)

深秋的上海时装周后台,李阳翻看着最新的社交媒体舆情报告,手指在\"#拒绝身材焦虑#\"话题的12亿阅读量数据上停留许久。秀场大屏上,传统的纤瘦模特正在走秀,而手机里却不断弹出年轻用户的吐槽:\"为什么看不到和我一样的普通人?难道只有完美身材才能穿漂亮衣服?\"这些声音像警钟,让他想起上周客服部门的统计——因尺码不全导致的退货率高达23%,其中70%来自体重超标的消费者。

\"我们正在制造新的审美牢笼。\"在设计部例会上,李阳将某国际品牌因单一审美引发抵制的新闻投放在屏幕上,\"当社交媒体让每个人都有发声机会,固守旧标准就是自断生路。\"他调出公司内部的用户画像:消费群体中,微胖、老年、残障等\"非传统审美\"用户占比已达38%,但相关产品开发几乎为零。

变革从一场别开生面的\"素人招募令\"开始。公司官网首页的报名通道刚开放,就涌入了2万多份自荐信。有坐轮椅的插画师展示自己设计的无障碍服饰,有银发奶奶寄来手工编织的时尚配饰,还有微胖女孩录制视频,分享自己搭配服装的心得。设计团队连夜筛选,最终选出50位来自不同背景的素人,组成\"多元审美共创团\"。

当首批启用素人模特的广告片完成时,内部争议四起。广告里,有雀斑的女孩自信地展示新款彩妆,轮椅上的男孩穿着定制运动服挥洒汗水,银发夫妻相携漫步展示休闲装。市场部主管忧心忡忡:\"这样的画面会不会降低品牌格调?\"李阳没有反驳,而是发起内部投票。结果显示,90后员工支持率高达89%,他们的留言令人深思:\"这才是真实世界的样子。\"

产品端的革新更为彻底。设计团队推翻了沿用十年的尺码标准,引入三维人体扫描数据,开发出覆盖xxS-5xL的全尺码体系。在面料选择上,特意采用高弹力环保材质,确保不同体型都能舒适穿着;针对残障人士,推出磁吸扣、无障碍拉链等贴心设计。当首款\"包容系列\"服装上线时,产品描述页写着:\"美从不应被定义,你的舒适才是标准。\"

然而,市场反馈并非一边倒的支持。某老牌经销商打来抗议电话:\"我们合作二十年,从没见过这样的产品!那些大码服装根本卖不出去!\"社交媒体上,也有保守用户留言:\"品牌就该追求极致,现在变得不伦不类。\"李阳没有急于回应,而是组织了一场特别的线下体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