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中转+知否 如兰 01(1 / 2)

第39章 中转+知否 如兰 01

因为武功已至臻至化境的境界,朝轻活到了一百三十岁,才在一个挂着弦月的夜晚同李莲花一道闭上了双眼。

料理他们后事的是两人的孙女,也是大熙第三位女帝。

守孝的三年一过,这位女帝也麻利退位,游山玩水去了。

而大熙的大臣们早就习惯了。

这还好些,好歹是退位了才到处游山玩水。

想想他们大熙的第一位女帝,那位一年时间里只有半年在京城。

剩下的半年说是去微服私访,但冷不丁的就开个朝会,给他们一个惊吓。

听说那一朝的朝臣不少人都活到古稀之年呢。

也是从第一任女帝开始,大熙皇室不再是人丁凋零,择选储君时不论性别,不论长幼,不论嫡庶,只求一个能者居之。

因为皇室多有长寿者,所以此后历任皇帝鲜少有在位时仙逝而去的,到时候了就退位离京,新帝登基。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处,大熙王朝延续了六百余年,才换了新朝。

但这些事朝轻也无从知晓。

朝轻脱离小世界后,便准备进入下一个世界。

但眼前这一溜烟排开的平行位面,朝轻也是头次见到。

虽然她知道有些愿力浓厚的小世界会分裂成平行位面,亲眼得见时依旧难免惊讶。

看来这方小世界应当会有趣。

朝轻心中有些期待,直接选了个最近的位面进入。

*******

暮春三月,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

即便有小江南之称的扬州也难见到几分绿意,家家户户的炭火也都还烧着。

扬州富庶,炭火也是分了好些等级,更有那不差钱的人家从汴京那儿买了上好的银骨炭回来烧。

点上几块,不呛人,整个屋里也是暖和极了。

盛府,葳蕤轩。

今个儿是大姑娘纳征的重要日子,卯时未至,葳蕤轩上下已点了灯忙了起来。

但仆从往来之间都是放轻了手脚,毕竟葳蕤轩的小主子还未起身呢。

彩簪是盛府大娘子王氏身边的一等女使,心细手巧,父母也都是盛府里有脸面的管事,所以才被王大娘子拨去伺候自己的小女儿,也就是盛家五姑娘。

彩簪心细,记着五姑娘昨日里的吩咐,这会儿端了水盆轻手轻脚地进了房间,却见床上的小人已自个儿坐了起来。

“五姑娘醒了,奴婢伺候您梳洗可好?”

彩簪声音放的极轻,生怕惊了困意未散的小主子。

这也是因为大娘子怀五姑娘时劳心劳累,五姑娘生下来时便有些不足,需得精心养着才成。

如兰的瞌睡已醒了,接过彩簪手里的湿帕擦脸,醒了醒神:“阿娘那边如何了?”

“大娘子这会儿正在梳妆呢,听房妈妈说今日厨房备了您爱吃的龙眼包,奴婢已让他们蒸上了。”

如兰点点头,坐在梳妆台前让彩簪给她梳发。

因为年纪尚小,彩簪给如兰梳了个双环髻,配了条坠了几点珍珠的琉璃银丝带饰,又择了对鎏金折股钗嵌入发髻间作为点缀。

再换上一件绢纨色的簇花暗纹棉袍后,真真是那画上的仙童现世了一般。

倒是不枉费她谋算一番将彩簪要到自己身边。

如兰轻轻晃了下脑袋,发带上的珍珠流苏也随着摇摆。

发带上的珍珠颗颗圆润光亮,虽只有指甲盖大小却也是难得的品相。

即便她年纪尚小,她的阿娘也不肯委屈了她去,不知开私库取了多少东西给她用。

这般好的母亲,她自然要护的严严实实的。

她那眼瞎心冷的长姐长兄都离她们母女远远的才好。

这与原主要好好生活,孝顺母亲的心愿可是不谋而合。

如兰双手抱着暖炉,带着彩簪向着主屋走去。

“阿娘。”

这一声阿娘像是沁了几斤蜜糖进去,甜的大娘子当即就甩了发梳,伸手抱住自个儿的心肝肉。

“怎么这个时候就起来了。房妈妈,快让小厨房将早点都端上来。”

如兰乖巧地倚在大娘子怀里:“今日是大姐姐纳征的日子,如儿想来陪着阿娘。”

大娘子听得心暖和极了。

她生了三个孩子,头生的华兰打小就是被老太太抱过去养,生的儿子又是个抱着圣贤书不放的,只有这个小的才是她亲手照顾着长大的。

每日能见着这个小人儿在身边甜甜地唤一声阿娘,真是神仙的生活都不换。

大娘子也想一碗水端平,可偏偏就这个小的总是让她想多偏疼两分。

这次华儿议亲,她就要求男方家中人口简单,女婿本人要么有功名爵位,要么就有产业傍身,总不能她的女儿嫁过去后还要事事操劳。

女儿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谁都别想刻薄了她去。

可谁承想丈夫与家里的老太太不声不响地就定了亲事,信物交换完了才告知她。

若不是顾及着几个孩子,订下来的也是伯爵府的公子,大娘子是无论如何也要断了这门婚事。

即便如此,这颗心伤了就是伤了。

她的如兰年纪虽小却是个玲珑剔透的性子,这些天里整日陪着她理账管家,困得都睁不开眼了也要陪着她。

大娘子嫁进盛家这些年了,还是头一次这般有干劲,饶是当初同林栖阁争管家权时都比不上的。

彩簪原本是她为大女儿准备的陪嫁,管事梳妆,绣品厨艺皆是拿得出手,面容清秀,家里人又都在府里当差,再是放心不过的人。

但这亲事一出,大娘子反而断了这个念头,干脆将人拨去伺候如兰。

老太太那儿不是已为华儿择了一位陪嫁,她就多给女儿备下一些嫁妆,省的女儿到了夫家还要在祖母和母亲之间为难。

她的如兰在她肚子里时受了苦,身边放再多人伺候也是不为过的,于是大娘子就把彩簪给了如兰。

母女俩亲热的这一会儿,房妈妈领着人将各色吃食摆了一桌,样式虽多分量却小,厨房里也是费了心的。

如兰则是照例先喝上一碗芝麻糊。

虽然这芝麻糊又香又甜,可是她都喝了两年多了!

如兰一口气喝净后,皱着张圆脸蛋:“阿娘,明日开始能不喝了吗?”

王大娘子被逗乐了,亲手夹了个龙眼包放在如兰的盘子中:“好,从明日起就不喝了。”

如兰生下来时胎发是稀疏泛黄,长到三四岁时依旧如此,王大娘子是什么招都试了,生怕养不住这个女儿。

这每日一碗黑芝麻糊也就是因此而来,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如兰现在的头发黑亮柔顺,连最好的绸缎都比不得呢。

如兰咬了口龙眼包,鲜美的汤汁顺着喉咙流入肚子里,弹牙的虾仁在嘴巴里流连,原本皱起的脸蛋立刻舒展开来。

她来到这方世界时,这具身体已经五岁往上了,而她的本源能量依旧被规则所压制,本源空间里能动用的东西也不多。

不过随着她的实力日益强大,即便再被规则压制,能动用的力量也是有所增加的。

只是为了补全亏损的根基她才没顾得上头发,要知道日日都要喝芝麻糊,就先将头发养好了。

见如兰吃的开心,大娘子也回去继续装扮。

一会儿扬州城里数得上名号的都要过来,她可不能堕了威风。

如兰刚将最后一个龙眼包吃下肚,外头就有人禀报,说是主君来了。

门帘被人掀开,一身苏方色衣袍的盛大人走了进来,鲜亮的颜色冲淡了身上的官威,让人窥得几分探花郎年轻时的风采。

如兰从凳子上下来,客客气气地唤了一声父亲。

无论是从过往记忆还是原身的一世记忆来看,她都只要阿娘就好了。

而盛府里旁的那些人,自然是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刚巧,盛纮盛大人位于二者之间,哪边都沾了一点儿。

盛纮没想到这会儿如兰会在大娘子房中,便说让仆从带她去寿安堂陪着华兰。

如兰才不信呢。

“大姐姐同祖母待在一处,我想陪着母亲。”

王大娘子闻言开口护着如兰:“如兰一向是乖巧懂事的,待在这儿也不妨事。”

盛纮原本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想到他来这儿的目的决定先不触大娘子的霉头:“如儿倒是黏你的紧。”

“如儿自是要陪着母亲的。”

如兰状似无意道:“父亲,伯爵府的人还没来吗?今日可是大姐姐的重要日子,不能迟到的。”

大娘子也察觉到些许异样:“难不成伯爵府的船出事了?”

“不是,大喜的日子你说这个作甚。”盛纮坐在榻边,避开妻女的目光:“来下聘的是伯爵府大公子夫妇……”

“什么!”

大娘子顾及着身边的如兰,勉强压下火气:“说好的是伯爵夫妇亲自来扬州下聘,一声不响地换了人来,来日还不知如何磋磨我的华儿!”

“父亲,大姐姐肯定很伤心,让他们回去重新换了人来好不好?”

盛纮轻斥了如兰一句:“胡闹,这可是算好的吉日……”

“胡闹什么了胡闹!”

大娘子本就是个直肠子,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当初是老爷你将那袁家二郎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如今不过是纳征而已,就开始给我们盛家脸色瞧,等华儿真的嫁过去还不知会被如何磋磨!”

“刘妈妈,找人去码头传话,甭管聘礼下没下船,都给我打道回去!”

盛纮刚打算开口,又被如兰抢了先。

如兰伸手给王大娘子顺气:“母亲,那让房妈妈也问问大姐姐吧,这是大姐姐的婚事。”

“对啊,这会儿聘礼都下船了,就算是为了华儿的脸面,也不能将袁家扔在码头不管。”

盛纮俯下身,语气和蔼:“如儿,你替父亲和母亲去一趟寿安堂问上一问可好。”

如兰点了头,又安抚了大娘子几句后才带着刘妈妈向寿安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