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事不宜迟(2 / 2)

众人听闻,面上纷纷露出应和之色,可心底却各有盘算。这时,王荣轩率先起身,神色从容。他微微拱手,对着李文昊开口道:“李使君,既然契约文书已签订,我等自是一诺千金,那些钱粮于我等而言并非难事。只是,提及的那墙外刻字之事,不知何时能够落实?”

李文昊听闻此问,垂首稍作思索,便径直答道:“方才本官细加考量,发觉于刺史府墙外篆刻此事,似乎有些不妥……”

话尚未说完,堂内众人顿时一阵哗然。不少人瞬间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脸上露出愠怒之色,纷纷站起身来,交头接耳间满是质疑与不满。

然而,李文昊却神色泰然,仿若早有预料。只见他从容不迫地抬手虚按,声音沉稳有力,继续说道:“各位稍安勿躁,且待本官将话说完。” 这沉稳的声音,稍稍压下了堂内众人的躁动。

“本官决议于城郡中心矗立石碑,依照诸位筹借钱粮之多寡,篆刻诸位名录其上。” 说着,李文昊有意顿了顿,目光从容不迫地扫视一圈,将众人脸上或惊讶或思索的神情尽收眼底,这才继续说道:“如此一来,石碑矗立之地,乃城郡往来必经之处,过往百姓皆能看到诸位高义善举,不知诸位对此是否还有异议?”

众人听闻此言,不禁交头接耳起来。原本面露不满的崔明浩,眼中闪过一丝思忖之色,觉得这城郡中心立碑确实比在刺史府外更为妥当,既能让更多人看到自家善举,又能彰显家族威望。他轻咳一声,率先表态:“李使君此计甚妙,如此安排,倒也彰显我等诚意,我们并无异议。”

郑泰宇也赶忙附和:“崔兄言极是,立碑于城郡中心,确实能让更多人知晓我等义举,我也觉得甚好。” 其余众人见此情形,也纷纷点头称是。毕竟,这石碑立在城郡中心,来往行人众多,自家的善名能更广地传播,对家族声誉大有益处。

王荣轩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喜,表面却依旧沉稳,拱手道:“李使君考虑周全,如此安排,想必能让城中百姓更深刻地感受到我等共渡难关之心。”

李文昊见堂中之人大多认可,心中也舒缓了不少,微笑颔首,致谢允诺道:“多谢诸位理解与支持。如今天灾紧迫,城南军营亟待钱粮救援,还望诸位尽早筹集。待钱粮到位,本官即刻着手安排立碑事宜。至多不过五日,定能将诸事完善妥当,诸位的善举义名,届时也将铭刻于碑,永传后世。”

李文昊望着众人纷纷起身告辞,各自散去准备筹措钱粮,眼中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深意。虽说此次筹措钱粮表面看似顺利,但他心里清楚,这背后实则是王家、卢家与李家三家针对崔、郑两家的谋算,只是不知后续是否会横生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