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一语成谶(2 / 2)

不远处藏身在草丛里的蛙群们密集呱叫个不停,蝉鸣也聒噪,和着他擂鼓般的心跳。

霍青山就这样四肢乏力地躺在地面上,大口喘息,睁眼看天上的月亮,弯弯的一轮,皎洁莹润,脑子里来回滚动着孟正平对他说过的那句话:“这个世界上不会只有你一个男子爱慕她,你不见得是最优秀的那一个,甚至也不见得就会是最爱他的那一个。”

一语成谶。

……

一来二去,孟呦呦和单牧宸慢慢熟悉了起来。

孟呦呦这天走出办公区大门,又看见了等候在车边的单牧宸,印象中他似乎总是这样,等人就站在原地好好地等,身姿笔挺,永远都不会表现出丝毫不耐烦或者是烦躁的情绪。

曾经有一次孟呦呦加班到很晚才出来,看到站在路灯下的男人,旁边停着一辆黑色自行车,她走过去很是惊讶地问:“你在这里等了多久?”

“没多久”,他从裤兜里掏出一盒磁带递给她,“你上次说想听这个专辑,但是没买到。”孟呦呦看见了他拿着磁带的那只手上被叮得密密匝匝的蚊子包。

孟呦呦问他:“你为什么不把东西放在收发室,等我下班出来的时候,他们看见我会拿给我的。”毕竟在孟呦呦看来,为了送一盒磁带,站在外面等这么长时间喂蚊子,实在是没有必要。

这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吗?

单牧宸是这样回答她的:“我想见你一面。”诚恳认真的语气,配上他干干净净的眼神。

往往最为朴素的表达最能直击人心,没有花哨的噱头和油腔滑调的形式。

单牧宸这个人给她的感觉就和他的做事风格一样,等人就那样老老实实地站在外面等,姿态端端正正,似乎有用不完的耐心,言行举止让人觉得亲切,但不会过,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丝毫不会显得轻佻。总而言之特别舒适。

他很乖,孟呦呦又觉得用“乖”这个词去形容一个二十六岁的男人似乎不太合适。

她曾亲眼见过单牧宸在街上徒手制服一个小型扒手团伙,以一敌三,还占了上风,她知道他身上是有血性的那一面的,想来也是,年纪轻轻就评上了少校,怎么可能一点棱角都没有。

或许用赤诚这个词更合适,赤诚到了有点笨拙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