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洛阳花似锦,
杨柳垂河车马轻。
阴山雪灾呼啸,遮蔽天地,吞噬一切之际,
洛水河畔,雄伟的城池,却在春天的和风中,生机勃勃。
自古,中原民族拥有吃苦耐劳的血脉,
大楚几千万子民的体量下,其拥有的恢复力,令人叹为观止。
帝都洛阳。
历经可怕的赵王之乱后,
一片狼藉的城池,短短五个月,再次恢复到了鼎盛。
只有那些潜藏在角落里,偶然露出的漆黑痕迹,在默默倾诉那场灾难的恐怖。
南城外二十二坊,青石长街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熙熙攘攘的叫卖声、贵妇人责骂奴仆的吼声、小孩子乱串的嬉笑声,构成了一幅帝都洛阳图。
繁华的运河,河道依旧繁华,
人潮拥挤的坊市,街道依旧人满为患。
只是这次,权贵的马车不再拥堵,因为没人会为穷苦的楚人发声了。
洛阳再次鼎盛了,但鼎盛的是权贵,而庶民商贾,却是渐渐没了声音。
城隍庙的丐帮遭到了血洗,
奉皇帝令,皇城司武太监里三层、外三层,
杀了三次不止,以确保断掉赵国细作的根基。
如今的洛阳乞丐,都是最近这几个月形成的。
酒街坊的龙门大吊还在,可没有配套的轴件,那些巨木除了挡事,没有任何作用。
最近,酒街坊码头苦力看见,不少工部官员去此地测量,
估摸着要将这些上好的阴木发卖了。
远方街头柳树垂河,垂河的柳树旁,有一个面容扭曲的老师爷,
他在几个短打汉子的拥护下,对排好队的码头苦力挨个收钱。
新的河帮来了,他们都是楚官指定,为大楚管理码头。
现在干码头,进来要交钱,吃饭要交钱,挣钱还得交钱。
这些银钱,河帮一再声称:
他们是不拿的,那是替皇帝拿,替大楚天下黎民百姓拿。
这些冠冕堂皇,咬人骨髓的行为,令不少过去的码头工人,暗自垂泪。
赵王一去,洛阳悲哀,悲哀洛阳。
“关外大喜,关外大喜!”
“好消息,好消息啊。诸位听我说。”
酒街坊的定襄楼已经改为了外城衙门,
过去的菜匾直接换成了楚国邸报。
定襄楼本来是丁肆业将军的,听说她夫人不要,这才几经波折,最后回到项楚皇家。
此刻,楚国邸报台前,
一位身材肥壮,穿着朱红旧布官袍的吏员,脸上洋溢着一种夸张的喜悦,声情并茂的朗诵邸报内容,
“赵国贼子,在大楚两路精兵的牵制下,侥幸赢了圣武皇帝打败的突厥残部。”
“没想到,愚蠢的赵狗,竟敢带领兵马,去反攻草原,真是不自量力。”
“如今阴山雪灾,那雪足足有几丈厚,赵国贼子,该是死在雪里了……”
朱红袍官似乎是个吏员,他虽年纪不大,但官场时间可不短。
他家世世代代在洛阳为吏,打小就在这个染缸里。
一言一行,恰到好处,颇有楚国官家风范。
此刻,油光满面的两撇小胡子吏员,对着街道呐喊‘赵狗’的人群,大声传诵着虚无缥缈的喜悦。
他说赵王无道,引外族对付圣武皇帝,可没想到,异族连赵国叛徒也打。
他说周云此人偷鸡摸狗,在圣武皇帝崛起时,偶得兵马,便拥兵自重,作威作福,
他还说,河南之地,赵贼明知那是国丈的耕田,却故意划给军士,以试探皇帝的态度。
洛阳之乱的发生,都是赵王府贼子的过错,
皇帝不过是召他入宫,他却心虚不敢来,愤然逃跑。
赵王动乱后,三大异族相续入侵大楚,必然是赵人贼子,勾连外族。
好在,大楚皇帝圣明,右丞相崔中书已经在长安白鹿原,打赢了西突厥,
河北上将军刘仁基,必然将率领中原雄兵,击溃高句丽。
今后,大楚将在圣武皇帝的带领下,走向另一个高度。
邸报的诵读,将下方楚人民众的情绪推到了高潮,
不少楚人高声呐喊,齐声咆哮,那众志成城的怒火,响彻运河两岸。
“赵王贼子,不得好死。”
“赵王贼子,不得好死。”
只是在那繁华拥挤的人群后,在看不见的角落里,
有些低头干活的苦力,
亦或是倒腾摊贩的行商,
也许还有行色匆匆的路人吧。
他们目光复杂,偶尔看了看那些楚人官吏,跟台下庶民群情激愤的闹剧。
“呸,一群狗贼,妖魔鬼怪之辈。”
人群里,卖牙糖的老商贩,倒腾竹签时,忍不住淬了一口。
现在天天有差役来收税,他们这些小商贩,都快干不下去了。
可最惨的绝不是他们,因为这些人盘子小。
很多有铺面的商贾,破家逃难还算好的,跳运河的一大把。
不要问他们为什么沉默,因为替赵王说话的,全被打上了叛徒,
最近几个月,洛阳前前后后抓了上千这种商贾平民,
谁敢说一句赵好,立刻就被检举,成为那牢狱中的一员。
如今,赵王周云在洛阳,已经是恶魔的代名词了,
无数洛阳楚人,恨不得杀其命,食其肉,以解心头之恨。
但可笑的是,这里面大多数人,甚至连赵王周云的面都没见过。
二十二坊定襄楼前的事情,并不是特例,
此刻,在洛阳几十个坊市,几乎每个角落,都在享受同样的喜悦。
透过车水马龙的明德门,走过巍峨鼎盛的洛阳大道,驰过小摊小贩的长宁街。
在延庆坊,琼宇楼前。
赵家奴仆敲锣打鼓,引的台下人潮涌动。
一位俊朗不凡的翩翩公子哥,正在为大家讲解这次的邸报。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这是振奋人心的好事情。
英明神武,无敌天下的皇帝陛下,终于快要清除外患了。
用不了多久,大楚的兵锋将会对准叛徒周云,
让北疆的泥腿子,为勾结异族付出代价,举族死无葬身之地。
洛阳内,都是富户寒门居多,算是楚国上层。
来琼宇楼的,更是门阀权贵子弟占大多数。
台下群情激愤,疯狂的呐喊声,倒是比城外来的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