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所谓的好名声(2 / 2)

弘治十三年韩文升任吏部左侍郎,在这三年当中安排了大量的江南士绅集团的代言人。弘治十六年,韩文当上了南京参赞尚书。

韩文在这个位置上,完全听从于江南士绅集团的安排,上下其手,自然是表面文章,做得非常好,留守南京的事务焕然一新。

韩文表面文章做得非常不错,甚至公开宣扬称,事情的对错,都是有理和法律依据,我又没有给自己谋好处,我有什么好怕的。

坦白来说,韩文确实没给自己弄好,因为当时水灾,旱灾,接连不断,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为了平仓库的烂帐,在没有得到朝廷圣旨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军粮,开仓放粮,稳定物价。

因为没有得到朝廷的同意,在等待的时间里,韩文直接就说了,救灾等于救火,老百姓的生命危在旦夕,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等死,如果因为这样做有罪,我愿意一个人承担。

韩文强行打开粮仓,发放了十六万石粮食,物价终于平稳,老百姓呢他们只看到了粮食,根本不知道数额,毕竟官府掌握着数据。

韩文帮助某些人完成了平账,对方自然是非常感谢感,从此南京城就成了韩文的表演场所,大家都觉得韩文是个好人。

弘治十七年,明孝宗朱佑樘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韩文工作做得不错,就提拔当上了户部尚书。韩文多次推辞,因为知道这里面是一堆烂账,根本就不愿意接受,但是皇帝同意了,自己也只能做做样,被迫当上了这个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