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出工的人选(1 / 2)

只见黄排长先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接着才讲述起事情来:

“再过几天时间,我们会有一支部队通过大湾村这边的主干道,我奉上级的命令来这边确认情况。”

“经过勘察,这边五公里的主干道上,有二十几个坑需要填充碎石头增加强度,另外还有一座石头桥需要加固才行。”

自从孔昊决定把根据地刚组建的那个机械化营拉出去遛遛以后,他就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详细地规划。

特意从守备部队中抽调了一个步兵营,组建成道路保障营,人数达到了八百多人,分为二十个排。

主要任务就是对根据地周边的公路情况进行考察,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有些路上有坑的要想办法填上,所有的桥梁要想办法加固,使之能承载军用卡车和轻型坦克。

因为我们目前没有其他的手段运输坦克,从兵工厂生产出来以后,只能让坦克自行开到作战部队中去,这就需要把沿途的路况确认清楚才行,否则等坦克过来的时候,陷进坑里面的话,那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并且路修好了,今后运送其他的物资也会方便很多,我们的部队要发展,总不可能一直靠人力三轮车搞运输吧,尤其是长距离方面,人力三轮车其实是有很多的不足。

吴村长听后,赶忙拍着胸脯保证道:“这没问题,我这就去把那些在外干活的后生仔都叫回来,绝对耽误不了部队的事情。”

听到这话,黄排长赶忙解释道:“吴村长,我想你是误会了,这次修路和修桥,是由我们部队组织的,不用那些去外面干活的年轻人,只要在家里面的就行,还有本身也不是多重的活,村里面六十岁以下的人都可以参加,男女都可以。”

“我们部队管三顿饭,只要出工,每人每天还可以发两块钱。”

其实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要多给老百姓一点实惠,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好点。

毕竟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基本上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我们的实力稍微好了一点,应该好好地补偿一下。

当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又可以用来购买工业区生产的各种工业品,这样不断地循环,就能让我们的整体实力提升一点点。

之前老百姓困苦,除了市面上的物资不充沛以外,就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岗位太少。

就比如吴村长家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以前除了种地砍柴以外,家里面就没有其他额外的收入,那个日子肯定是过得苦哈哈的。

每天都为了下一顿而发愁,尤其小儿子才八岁,根本帮不上啥忙,这种半大小子吃的还多,动不动就喊饿。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吴家老大为人憨厚,不怕苦不怕累,目前在县城蜂窝煤厂干活,每天的工作就是踩着他心爱的三轮车给各家各户送蜂窝煤,工作比较稳定,拿的工钱也不少。

吴家老二脑子比较灵活,早早地就去了工业区那边找活干,学了一门很好的维修机器的手艺,深受领导的器重。

吴家三妹也有十八岁了,在纺织厂工作,收入也还算不错,经常寄钱回家。

吴家小儿子目前在镇上的学校上小学,因为离家远,只能住校,一个礼拜才能回一次家,而且只有一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