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还要再回北江省吗?(2 / 2)

同时,淡马锡还积极参与新兴行业的投资,如生命科学和农业食品领域,展现了其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即政府养老基金—全球(GpFG),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它的诞生与挪威丰富的石油资源息息相关。

20世纪60年代末,挪威在北海发现大储量海上油田,成为世界第八大产油国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大量的石油出口带来了巨额财富,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财富,1990年,挪威政府建立了政府石油基金,并在2006年改组为政府养老基金—全球。

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产生的外汇盈余,包括公司税收和勘探牌照的收费等。其运作机制独特,由挪威议会根据《国家养老金法案》制定运营框架,挪威财政部负责运营管理并制定指导条例,挪威中央银行接受委托负责运营,并授权下属机构挪威中央银行投资管理公司(NbIm)具体执行。这种分工明确的运作机制,既保证了基金的独立性,又使其运作受到严格的监督。

在投资策略上,挪威主权财富基金采取组合型投资策略,持股比例较低的参股性投资。根据投资法规,NbIm对单一公司总股本的最高持股为3%,对单一公司内有投票权的股份持有比例也不能超过3%,在此规定下基金对其所投资的约3500家公司的平均持有股权的比例低于1%。

这种投资策略使基金能够分散风险,同时避免因过度参与企业管理而带来的风险。例如,在投资科技公司时,基金虽不追求控股权,但通过广泛的投资,分享了科技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此外,基金的投资策略逐渐激进。从最初主要投资于债券和固定收益工具,到后来逐渐放开,开始投资上市的股权工具、风险较大的无政府担保证券,并将房地产、私人股本列入投资范围,加大在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力度。2007年11月,挪威央行在上海设立办事处,表明其对亚洲市场的重视。近年来,基金在新兴市场的投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印度等国家,积极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从投资规模上看,淡马锡投资组合总值达3820亿美元,而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2024年底管理规模为1.8万亿美元,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规模上更具优势。这主要得益于挪威庞大的石油财富积累,使其能够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全球投资。

在投资区域上,淡马锡以亚洲为中心,尤其注重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则投资于全球70多个国家,投资范围更为广泛。这种差异与两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新加坡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与亚洲国家经济联系紧密,淡马锡的投资布局有助于其把握亚洲经济发展机遇;挪威作为北欧国家,通过广泛的全球投资,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在投资行业方面,二者都涵盖多个领域,但淡马锡在金融服务、电信等行业投资较为突出,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则在房地产、固定收益证券等领域配置较多。这反映了两国经济结构和产业优势的不同。新加坡金融和电信产业发达,淡马锡的投资强化了这些产业的竞争力;挪威房地产市场稳定,固定收益证券投资有助于基金实现稳健收益。

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与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虽在投资策略、区域和行业上存在差异,但都是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范例。它们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无论是在资金管理、投资策略制定还是风险控制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