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他就要通过速食品的销售开始,把咱华夏的文化,夹带着反向给他们输出。现在是在港城、东南亚。以后,一定要打到小本子、鹰酱、欧洲本土去!
二十多天后,6艘满载美洲粮食、农产品的远洋货轮抵达港城,霍先生他们立即安排接收。
许大茂他们登上了这六艘巨轮,霍先生、包先生、董先生,还有黄家的几位,对船上崭新的设备都咋舌不已,连连夸赞真是好船。
等再拿到航海资料以后,他们更是欣喜若狂。这六艘货轮的燃油消耗量,竟然只有现在同等货轮的8成多点。经济航速,竟然能够达到20节。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的运行成本和时间效率,完全可以吊打同行啊!
其实这算什么,如果统子不管不顾,八成?五成、没消耗,他都能给弄出来。航速?瞬移行不?
这边娄半城一接到设备,马上就去组织设备安装、调试。短短十来天,就可以试生产了。
在此期间,霍先生、包先生、董先生几家的小船,也把接驳下来的几万吨粮食、物资,转运到了许大茂他们事先商定好的内地接收港口。又装载上了国内要出口的产品,运回来了港岛装船。
第一次成功的采购运输,在许大茂到港岛50天内,就圆满完成。这个成绩,让在京城的钟山岳喜出望外,马上抓起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出去。
过了一会,钟山岳放下电话。自言自语道,“说这小子是个福将好呢,还是夸他目光敏锐,有前瞻性的预判。这好像说不过去呀,他怎么就知道咱们今年的夏粮欠收,国内粮食缺口大了呢?”
许大茂跟黄家栋择机回了趟羊城,在丁兆国的办公室跟钟山岳通了电话,把这些天在港城的情况向钟山岳做了汇报,详细的汇报文件,已经送往京城。
对于钟山岳提出的,他为什么要采购大批粮食的问题。许大茂的回答是跟天跟黄家栋说的一样。采购粮食,就是为了给设备采购打掩护。
钟山岳不疑有他,说他这算是歪打正着了,国内今年确实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他们的粮食采购,可是给国家减轻了一些负担。还问题,以后还能不能接着采购。
许大茂立即跟钟山岳保证,以后的采购都会保证粮食占比60%以上。钟山岳算了一下,他们这6船,60%的粮食,也就是3万多吨一次,两个月一个来回。于是跟许大茂说,可以把这个比例提高一些,国家现在急需粮食。许大茂立即满口答应,还向钟山岳申请,这些运物资的船,能不能直接送运到咱们的港口,不再去港城转?
钟山岳回应他可以先送到羊城,其他地方协调好了再通知他们。钟山岳没料到,仅仅半个月后,羊城黄埔港的万吨泊位就不够许大茂他们弄回来的万吨巨轮用了。这家伙让统子给又弄了10艘货轮,这次直接都开来了羊城。运来了10万吨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