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陆行舰内(下)(1 / 2)

战神坦克,也就是59坦克,或者说是苏联的t54A坦克改型,现在这款来自于命令与征服:将军的战神坦克已经是魔改型中的魔改型了……仔细想想也是,因为震旦的59存量实在太多,出现了大量的魔改,比如说什么无人59,美洲虎啊之类的。

多一个魔改型号也没啥。

镍钢装甲加上间隙复合装甲组件,苏系装甲战车特有的低矮外形,防护能力是同时期北约重坦同等的水平(m60巴顿)灵活性却远超重坦,综合强度来说位于同时期中坦前五水准。

前装甲厚度达到200mm,即便是相对来说薄弱的侧面装甲也有着150mm,即便是这种程度,也足够面对30米处的铁拳火箭筒140mm的穿深以及虎式88mm炮五百米以外(五百米距离的155mm穿深)的射击(半球体设计的防护力含金量),不过外面没有套上反应装甲和附加装甲……想想也是,反应装甲也是在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使用,现在自然是没有的,只能通过半球体炮塔周围的烟幕发射器加强防御。

至于100mm滑膛炮,他妈的,这有着炮膛抽烟装置和热护套再加上自动装弹器,不比虎王那88mm破炮更强(别跟我扯防空强度,主战坦克的射击仰角压根不考虑防空问题)。

高低向火炮稳定器

火控方面倒是略有不足,只能靠稳定式炮长瞄准镜、车长周视镜进行侦查和瞄准,没有弹道计算机,信息化和电子化几乎是二战中后期水准……也就是说除了一台无线电外几乎没有什么电子含量,不过这也更方便生产就是了。

机动性方面,,越野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0公里,完全能够把某与自行车速度卧龙凤雏的坦歼甩在后头。

以及通常作为二战后期坦克的夜战短板也被其配备的红外大灯以及车长用红外潜望镜以及炮长用红外潜望镜弥补,使得其夜间作战能力也远超通常坦克,至少炮长可以在最远八百到一公里范围内确认敌方坦克。

而苏系装甲最为令人诟病的人机工程学差,这怎么体现的呢?

没!有!空!调!

实际上这个时候大部分装甲车辆都没有空调(基本上只有散热风扇,但作用跟乐事里的薯片一样,你不能说他没有功效,但差不多没有功效)一般来说只有后勤车多补水来解决。

还有种诡异方法就是装甲兵事先用泡沫箱的冰块把生理盐水冻到零度以下,然后带到装甲车里,等热到受不了了生理盐水袋也差不多融化了,就吊起来给自己静脉注射,当然要是被军医发现肯定会抓狂。

这里的话因为是早期型号,没有自动装弹器,现在只能靠给装甲兵配上一套满是水管环绕的水冷背心,冷水会在里面不断带走装甲兵身上的热量,吸收完热量后还能倒回水箱内继续开或者喝掉。

好在这里是蒙兀(年平均气温在-5°~7°左右),未来长期考虑的问题实际上是保温而非降温问题,车内四人加上相对狭窄的空间可以保证温度不散。

虽然有着瑕疵,总体来说,在这个时代,战神坦克绝对是装甲车辆中最耀眼的星!

字面意义上的,并非调侃的说,我们先进的战神坦克无论是机动防护火力生产效率生产难度都完全超越了老旧的虎式坦克。

苏佐踩在结实的半球状炮塔上的机枪位,上方的高射机枪也非苏佐印象里的56式机枪,而是双联装的23mm盖特机炮!

“盖特机炮……?”

【在命令与征服世界线里,为了针对阿美莉卡的轻型直升机和高速行驶的悍马车,坦克设计师在战神坦克上替换了原有的机枪换为高射机枪,不过因为坦克内部并未有弹道计算机、横风传感器以及雷达,只能依赖于光学瞄具,无法取代防空车和防空导弹的中低空防空职能】

“不过拿这玩意当做反步兵火力……啧啧啧,一想到那个画面就让人忍俊不禁呀。”

“不过那个世界观的震旦都能给步兵都装备上盖特机炮了,给坦克装上似乎也没啥。”

镀锡的双联装炮管散发着微泛白的反光,架在炮台上同舱门处朝向天空,仿佛两把并行的利剑。

代价也是有的,一辆战神坦克的基地资金耗费是在一万!最多给你一个弹药基数,然后剩下的再掏钱吧!

以战神底盘改造的战地抢修车和装甲维修车也只是减少到了五千和三千的水准。

【作为获得生产许可的试用品,向首长您赠送一百二十辆战神坦克】

没有AA车和地空导弹车,这东西就是活靶子啊,但凡来些武直和舔地机……

但是一百二十辆,一个装甲营才31辆坦克,这一下子给了四个营一个团的馅饼,实在慷慨!

那么,得看看下一个重量级,来自于辐射世界的动力装甲……

t45的介绍就更为浮夸了,一只脚踩在一箱核子可乐箱上,另一只脚边上加一个穿着动力装甲的金发大头避难所手办,以及一套大老远就能看到花里胡哨的海报。

旁边的液晶突然一闪,开始播放黑白掉帧的影片,如同上世纪老旧电影的影片。

跨时代的单兵防具,坦克时代的终结者,自由世界的拯救者!雪白的字幕在屏幕上打出。

防护力上,减震设计架构加上缓冲层可抵御82mm口径的迫击炮的炮击,除去专业的反器材0.40口径无后坐力炮瞄准脆弱部位外,可以仅凭装甲弹射阻挡小口径子弹。

强大的装载能力,双臂轻易举起八吨重物,可以以每小时20km速度奔行一天一夜。

动力甲内置一个便捷哔哔小子,能够快速阅读磁带内容,无论是阅读电子杂志和听取广播无线电都十分容易,可储存1m的电子书籍,让您在行军途中无趣感扫光!

只需最多两人便可拆卸的装甲部件,不会妨碍您的日常生活饮食,让您日常精神百倍!

腿部减震器效果超凡,只需使用者进行三个月跳伞练习,就可从高空300m无伞降落!

结尾是穿着机甲的小人用左手摆出胜利的V字,和背后缓缓升起的褐白色蘑菇云。

至于缺陷……这里有份说明书。

1穿戴t45机甲前请务必确认人体操作服没有破损,否则穿戴后有可能会被机甲运转时产生的蒸汽烫伤。

2请注意机甲内水量和液氮,里面的水不仅仅是为了补充驾驶员水分,更是为了缓解机甲运转时产生的大量热量进行冷却。

3t45终究不是坦克,请切记,完美的武器并不存在,本产品只是一个质量刚好满足需要并且能够大规模生产的武器,遭遇敌人的战机请呼叫己方战机并寻求周围的防空火力掩护,遭遇敌人的牵引式火炮和自行火炮射击请呼叫己方火炮给予反击。

4由于本动力甲没有采用迷你核聚变引擎,所以不会塞入核融合核心,取而代之的是一枚军用大容量电池,可供动力甲24小时持续运转,在电量耗尽后请勿试图在未服用霸力丸等兴奋药物的状态下用个体力量拖动机甲移动,电量耗尽后充电也同为24小时。

“只能使用一天……在没有核融合核心的情况下……那不是只能跟着陆行舰跑?!要不然就得坐在战神坦克后关机去战场?”

这算什么?苏联传统艺能?人肉反应装甲!什么都贴反应装甲只会害了你!

按理来说,处理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多准备一些备用电池,但是但是但是……这个电池的成本居然达到了一百一十锤!基地资金耗费是1000!t45制造一台需要1.5万基地资金或者一千锤!

量产是没法量产了,就目前这个生产效率(假设生产效率不提高,保持现状),一座军工每天两锤的工作效率来看,估计得花个两年时间才能敲出来一台动力装甲。

那么只能在基地资金获取上下手了。

那么这个无人采矿车,大约是苏佐唯一获取基地资金的手段。

二十米高,带着巨型铲斗和挖掘钻头后置着一个巨型敞天式车箱,重量更是达到二百三十吨,相比之下,旁边的59就如同三岁小孩和一个成年人一般的差距,不过也别指望这东西能在战场上发挥多大作用,二百三十吨的全重足够任何桥梁和公路裂开。

一台的价格是一万基地资金,需要十五台军工厂按照现在的效率制造需要半年,妈的,鼠式都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吧!

“红龙,那么基地资金获取就是靠……采矿?”

【是这样的,本系统会将运送来的能源折合为能量币or矿物资源出售在火星市场,由一个罪恶巨企买走】

“那么我直接站在煤矿的矿脉上,然后直接把整个矿产全部吸掉转化成资金不就好了,还要让采矿车采矿这么麻烦。”

【如果您希望转化后,脚下立刻变成一个数百米高的深坑的话,并觉得这样自己不会摔死,那么当然可以尝试】

“啊,我也只是想想,开个玩笑而已。”

结果可能更糟糕,毕竟玩过mc都知道,说不准挖出一个深坑下方就是一大片的岩浆直接让自己汽化,还是老老实实让采矿车去开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