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到了,各位中秋快乐】
【不共戴天之敌,嫦娥你他吗看到了吗?!】
【感谢影流zx同学的六个用爱发电】
【感谢喜欢米奇鱼同学的用爱发电】
【感谢宽窄巷子同学的一个用爱发电】
【感谢萌新se同学的一个用爱发电】
【感谢圆圆胖胖史莱姆同学的三个用爱发电】
【感谢赛斯原始壬同学的一个花】
【感谢夜翼羽同学的一个用爱发电】
【感谢爱吃酱汁鸡腿的李同学的一个用爱发电】
【如有遗漏这里跟我说哦】
供销社,在上世纪出现的词汇。
正式名称叫做:农村供销合作社,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政府推动集资设立的连锁店,主要职责就是解决三农问题。
主要经营两个业务,一个是收购一个是出售。
目前来说苏佐给了他们一个收购清单,农产品全部收购,粮食、木材、鹿茸、菌类、皮革、几乎所有他们能产出的东西都要,如果是集体农场还需要把组员的头发和指甲收集起来。
国营农场是上缴,集体农场是纳税,本质区别还是有的,前者是国有企业,后者更像是大伙聚在一起一起交税。
出售则会出售农村极难产出的商品以及本村未产出的商品特产,例如工业品,比如说拖拖拖拖拖拖拉机、白酒、红白糖、柑橘之类的。
供销社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直接收购农产品,也是为了帮助各个农场解决销路问题。
比如说南方胡建的一个农场生产柑橘,今年柑橘大丰收,按照常理来说柑橘大丰收导致柑橘价格巨便宜,那怎么办呢?
如果是资本主义国家,那么这个时候就要让柑橘价格保持,于是就会把柑橘埋在地里腐烂,或者直接把果树砍倒下,亦或者是玩涨价去库存的操作。
于是可以让供销社对胡建的这个农场丰收的柑橘一波按照原来大降价前价格收购工作,再把这些柑橘卖到其他不产柑橘的供销社按照市场价稍微高一点的价格出售。
当然也可以国有企业直接出手购买,然后当做福利发给员工,但这和供销社无关,这里暂且不提。
因为背靠陆行舰,唯一一座拿来做生产消费品工厂的民工当然不能浪费产能,除了供给给本舰六千个女仆的消费品,还可以空出来四千人份,但苏佐现在需要的是农民的支持。
于是请求着女仆们和他一起今天开始进行苦难行军,将消费品消耗份额下降到原有的六千人份到现在的两千人份!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有必要的,原有的奶茶店和咖啡屋的芋圆波波、美式咖啡现在换成了冲泡奶茶和速溶咖啡,随便开一整晚的空调现在变成一天限额半个小时。
食堂分量也要从原来随便吃的V我五十变成华莱士十块钱三个汉堡的水平,对于女仆们而言生活水平的确大幅度下降。
可即便如此,草原方面军的摩托化20师和二十九军那边看女仆们依旧一副羡慕的眼神,苏佐当然知道可以继续压榨,但是,没那必要,动自己基本盘本来就是政治的大忌,如果不是因为这帮人是女仆而非正常人类,否则苏佐的脑袋已经跟路易十六肩并肩了。
总之,陆行舰给供销社的商品也是十分丰富:草原人最为需要的茶叶包、喝下去能够补充几个小时活力的核子可乐、拖拉机、用来纳鞋底的锥子、蛔虫蜜饯糖、铁球状暖水壶、煤油灯、蜡烛、打火机、手电筒和五号电池化肥农药等等。
如果不是因为缝纫机并不算做消费品,否则苏佐真的想往里面塞上脚踏缝纫机,好为接下来的中亚棉花计划提前培养织布缝纫人才。
“供销社的存在,打断了富农这条链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使得农民原来获取工业品是那样一件困难的事情,现在变成了极为容易,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可见的不受蒙骗的存在。”
“另外一点,未来的三农,也就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想解决,首先要解决挨饿问题,再谈吃饱问题,最后才是吃好。”
“你们要做好长期农村困难的生活问题。”苏佐给一众人打预防针。
“书记,别婆妈了,既然您们愿意花如此大的资源帮助农村,俺们肯定愿意赴汤蹈火!”
“是啊,书记,别婆妈了!要是沉迷于城市灯红酒咱们也不会来这里!”
为此苏佐却有些忧心摇了摇头,说道:
“好,我担心的是你们为了追求政绩,不符实际心急如焚搞加速,到时候做四拍干部。”
“什么叫做四拍干部呢?就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膛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我给了你们足够的适应时间,里面有什么问题向上汇报我给你兜底!有困难我跟你一起解决!不要给我乱来搞加速!”
说着苏佐一打钥匙,再挂挡,脚踩油门,拖拉机引擎盖边缘的铁管喷吐着黑色的浓烟。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台拖拉机效果如何,这叫做丰收一号拖拉机,华帅,麻烦帮我把门开一下,我开着这玩意出去给你们看看耕地如何。”
【震旦——应天】
刚刚的秋雨落地,萧瑟歪斜的雨水刮走着古树枝干上枯黄的树叶,应天,这座浩大的城市,一辆五十铃五吨卡车缓缓开过着街道。
街道繁华,一片灯火阑珊,坐在副驾驶位去审视整个应天,难以找寻它三千一百年的历史。
脚下是最近修建起来的严格按照重樱标准的靠左双车道,车轮碾过带着秋后余爽的漆黑柏油马路。
左侧是歪歪扭扭写着【味神乐】还有着哦依稀几个片假名的日式料理店,里面的橱窗吧台里坐着打着领带呆着金丝眼镜的证券交易所白领,以及穿着和服的一家三口正在唱着日文歌为很明显是震旦小孩祝贺。
震旦小孩被他们扎着白底红色旭日头巾,喝了一口重樱生产的饮料,眉头紧锁,脸部皱成一团。
只是在一副儿童的嬉笑声中,不和谐被盖过去了的暗影,似人的蠕动,是热浪花了眼?还是瘴气模糊了眼前?愣了愣神,目光聚焦,鬼影映射出的人,也有了人的模样。
“我记得这地方原来是家烤鸭店,”副驾驶座上穿着一身淡蓝色和白色交织短连衣裙的白短双马尾女性用纤细的拳头撑着自己的一边脸,眼神不经意的流转,“磕磕”青葱的色泽抹上层粉腻的彩绘,带着点凝白的色泽敲击着后视镜,示意指着是那座料理店:“老板还是那个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