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里面装满的当然是白羽鸡。
半年前,苏佐得到第二波十连后的科技后,就开始在国营农场开始处理白羽鸡的养殖工作。
当然不可能靠散户养殖白羽鸡,白羽鸡的快速生长离不开科学养殖、抗生素、几乎压缩到极致的生产空间、掺杂少量激素的水,才能达到四十二天出栏的可怖效果,否则单纯把鸡苗交给完全不懂科学养殖只靠祖辈经验摸爬的老农肯定是不行的。
第一轮养殖,苏佐用陆行舰兑换了大约十万株鸡苗。
看起来多是吧,但是实际上如果细算分摊给图瓦二十三个国营农场和四十五个集体农庄,那么还剩下多少?一家也才一千四百多只鸡,当然这个数字或许看起来很多很难处理,可是养殖业的工作量相对于农耕来说工作量降低了不少,由未能学会驾驶拖拉机的农民雇工甚至是妇女儿童来进行也是可以的。
集约化白羽鸡养殖场示意图
再说来看看这个养殖密度,三米高的养殖场可以分成三层,采取网养模式(就是单纯弄一个大笼子将它们困住)每一座白羽鸡养殖场都是按照五千只的标准建造的,占地面积大约在三百到五百平方米范围内(看上图的养殖密度,可能还会觉得我保守了)。
“这些鸡的话,我看好像并不是整只鸡,我在震旦那里待过,他们通常也喜欢弄一整只老母鸡拿去煲汤喝。”李德拿着棉白手套掏出来的是一整块鸡胸肉和鸡大腿肉?
“这些鸡的鸡胸和鸡大腿是不是壮实过头了?”一整袋里面的鸡胸肉和鸡大腿肉都沉甸甸的,十二个鸡腿肉大约有一公斤的肉,实在太让李德震撼。
“是的,这是177工程的生物科研究出来的杂交白羽鸡,它们能够把吃进去的营养集中在胸部和鸡腿部分,所以鸡胸和鸡腿极为发达,并且饲养它们只需要偶尔给它们少量的玉米榨油完的大豆渣,剩菜也可以,饲料的成本可以压缩很低。”
“当然要想长得这么大的鸡胸和鸡腿得要喂它们有混有抗生素和激素的水。”
咲夜则在介绍这样的白羽鸡,顺带从女仆群里迅速翻出来了白羽鸡的照片,黑白照片上红冠有些没神采眼神恍惚像是个插满羽毛的足球一般的鸡就是白羽鸡。
“这鸡太肥,怎么能走得动道呢?”
“实际上它们也不需要走路,因为养殖场是全天封闭的,它们从出生到死亡实际上基本上在这里,四十二天的一生就会在人类不过半步的范围内行动,而且它们天生的鸡胸就很重,导致它们的重心不稳容易摔倒,所以它们实际上也不喜欢走动。”
李德倒是没那么在乎关注鸡的鸡权问题,实际上他更想知道的是这只鸡有多少重?肉粮比在多少?养殖成本多高?一个农场能够养殖多少?
“多说无益,先做一盘鸡让我尝尝看再说。”李德止住苏佐正打算解释的话语。
苏佐这边都已经做好了酝酿语言,如果李德有着后世那种不知所谓莫名其妙的小资道德观的话,那他可不会顺从李德,肯定要狠狠挖苦嘲笑一番,当然华西列夫斯基最后肯定回来和稀泥就是。
咲夜鞠了个躬随后就端着两盘冻鸡肉去烹饪,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回来,留下苏佐、勋宗、华西列夫斯基、李德四个人坐着折叠椅和折叠桌唠嗑。
“一开始还以为你会为了鸡跟我扯生命这样的鸡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问题。”
李德哭笑不得:“我不是圣母,我见过很多震旦人,他们大部分时候连白米饭都吃不上,陕北的人在吃高粱米,苏区的人在吃红米饭和掺沙子的稻壳饭,小孩子也是营养匮乏,个头偏矮,没有足够的营养怎么能够工作学习。”
“四十二天的鸡能够改善大部分贫困人的生活自然再好不过,我当然举双手赞成。”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哼哼,当然要关注营养问题,所以在用国有化农业和集体化农业并行彻底掌握粮食自给自足问题后,这就是我发展农场的第一个战略,先实现肉蛋奶基础的供给。”苏佐这边并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只是单纯阐述一个事实。
“其实我一开始也担心这个工程到最后会不会变成一个面子工程,为此还想办法劝苏书记停下来。”华西列夫斯基这边也有些不好意思笑着说事。
说糗事也是尽可能拉近各方距离感的办法,现如今既然有了双方共同坐下来说话的办法,那么就是出卖自己那基本上不值几个钱的面子也要想办法把李德看到人革委方面的做出的努力,让他坚定支持苏佐的工作并且把队伍拉到认可人革委这边来。
“这我就真不知道为什么了……按理来说吃鸡在震旦来说,过年都未必吃得上,当初保护我的几个红小鬼当兵后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在吃馒头吃到饱,吃鸡对他们来说太奢侈了。”
“况且遭遇灾年的话,你要是拎着刚刚那一袋子鸡肉给那几个红小鬼,就是个地主老财他们也会死心塌地给他打一辈子工。”
毕竟那个时候人都养不活,一个小孩出生,如果是男孩最多吃点米汤(母亲因为家里孩子多自己营养不足没多少母乳)女孩子看命数咬咬牙挺过去,挺不过去就扔掉卖掉丢在路边。
“图瓦早就解决了地主老财,就是苏鲁克和富农问题,实际上这东西啊,我担心卖不出去。”华西列夫斯基说这个问题,手指敲敲桌面。
“卖不出去……为什么?”
“是烹饪的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