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鬼子?(1 / 2)

【蒙兀——西库伦城】

这里是人民鸽命委员会的割据地块,我们可以看到远处将天边一角几乎烧红的城镇,唯一的几座混凝土大楼如火炬一般燃烧着,大部分房屋在昏暗的火光下恐惧着抖擞阴影,将阴影拉至城外围绕着一圈又一圈的迫击炮阵地和堑壕。

城外是大片膏药旗和五色旗,堑壕内是一群穿着土黄色军装,头戴五色大檐帽的伪军,日军正躲在帐篷里避寒,堑壕内的伪军吃着玉米罐头,玉米来自于东百,罐头盒子的原料来自于南洋的一个矿场,制造则是重樱本土的安田罐头厂。

蹲在战壕里,抖着腿双手抱着枪捂着躯干,

视角往城镇里走些许,火舌静静地舔舐着铁丝网上的汽油,一座座房屋门前用燃烧着的木条和土包堵塞着,只是这夜中除了不远处偶然传来的几声枪响外,显得格外安静,这个时候的人革委士兵和伪蒙兀国伪军并不会想着往对方发起进攻,白日难熬的进攻与防御已经几乎将所有人体力榨干。

在其中一栋大楼四层的客厅里,屋里的沙发被拿去堵在门口,木柜则内部填满了沙子和碎石堵在阳台作为工事,客厅里的灯熄灭着,唯有一盏小小的马油灯芯散发着几乎可有可无的温度与光亮,但就是如此,也填满了整个房间。

几个红军战士在这客厅内休息着,靠在客厅门后的是步枪手瓦西里,趴在卫生间门口对着窗口的是狙击手雷泽诺夫,缩在墙角的蒙兀汉子是通讯员乃里古翼身后背着个电台,这间屋子有一个战斗小组,其他的人在厨房或者是在一楼的重机枪工事那里,临时挖出来的防空洞里也有一个工兵。

“说起来打了一星期,却连屋里的人都不知道叫啥,”瓦西里从绑腿往上一点的位置拿出一包烟,这包烟很明显是手工卷的,烟丝一条一条往外溢出来一般,自己嘴里叼着一根,递给其他队友,“我叫瓦西里,鄂木斯克市来的,留在这里是为了打白狗子来的,没想到一点都不少,真是没叫我失望。”

接过瓦西里的烟是那个一米九,有些水桶腰的蒙古汉子,顺手把前兜里的一个金属打火机拿出来给他点了烟,在室内这火苗也被风吹得一抖一抖,自己也顺手拿一根后递给卫生间的雷泽诺夫。

“俺叫乃里古翼,蒙古的,俺原来在一个旗放羊,放羊放到一半一车又一车的逃战的难民经过俺们旗,一问才知道是东边的白狗子伙同重樱狗杀过来了,红军保住了俺们旗上上下下,俺爹跟俺就一块加了红军,现在俺爹应该在后方训练。”

雷泽诺夫挥了挥手,示意他把烟递给门口过道的反坦克手(装备着一把ptRd-41),

“雷泽诺夫,白俄罗斯人,七岁参加卫国战争,我一家死在了德佬的喷火器下,我去给苏军当后勤,长得稍微大了就参与莫斯科疏散战役,跟随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战斗至今。”

“军龄大约十八年,我今年应该是二十五岁。”

只是,他面上的弹片刮过巨爪一般袭过的粉嫩伤口,像是豆芽一样,左肩因为长期扛枪和开枪积了一层厚厚的老茧,手腕磨损也很严重,仿佛随时会从手臂上掉下来一般。

随后整个房间陷入了沉默中。

倒不是因为找不到话题,而是几个人都是战斗过的,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可能保存更多的体力,白日的战斗会耗费更多体力和精力,城区内的口粮已然不足,在夜晚,他们偶然能听到隔壁几栋房子在传来镐子声,大约是镇民在挖出自己储藏的食物,他们会把这些粮食分出一口和绝大部分,一口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继续挥动镐子挖出更多粮食行走,绝大部分会送到红军战士的手中。

“客观来说,现在的局势是,我们一共两个团的兵力被分散在城区里,组成一个个战斗小组,尽可能拖延敌人一共半个师团的攻击,我敌的兵力比是一比三,即使我们在尽可能以城防工事阻拦,化西图伦为马德里的情况并不客观。”

“随着敌人后续支援火力的抵达,西图伦沦陷只是时间问题。”雷泽诺夫则是泼了一盆冷水。

“华帅会派出支援部队的,对吧?”走廊外的反坦克手问道。

“华帅有自己的考虑,野战我们以往的骑兵部队只装备了莫辛纳甘和少部分轻机枪,现在白狗子已经全面换装,看,有迫击炮有重机枪,还有充足的弹药,除非一口气出动三个骑兵师,否则野战极为困难。”

“即使获胜,也会损失惨重。”雷泽诺夫淡然说着一个事实。

“最好的策略就是让我们消耗足够多的敌人力量,再集中足够的兵力发起进攻。”

屋内的人无一不是叹了口气,接着草草挪动一下身子,换一个稍微舒服一点的睡姿,现在是雷泽诺夫守前半夜,接下来房间内的人会和他沦落换岗休息。

希望明日太阳依旧照常升起。

“各个班组立刻检查装备,我们要准备突围!”门口进来的是拎着把机枪的连长。

………………

…………

……

苏佐这边把一百二十辆坦克分散成十五辆一队派出去了侦查周边,没有侦查机和雷达卫星就只能这样侦查了。

战神坦克的越野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0公里,但现在是侦查,战神坦克的十二缸柴油机的味道比较重也有噪音,只是那也仅限于内部,加装了三防装置的战神坦克的封闭性是极为可靠的。

在外部看来是极为安静的,只要把冲锋机功率调高,外面就连尾气都未必感觉得到。

这样做唯一的问题在于太耗油了,足够蚝爹油的环保少女和后勤叼车长三个小时的了。

因此,侦查组的十辆坦克划分为了三个小组加上一辆指挥车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发动。

在这种速度的加持下,花了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抵达了西图伦城外大约三四公里的一处草地,车长开了观察口的夜视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不带夜视仪从观察口里往外看就是连手上有没有涂指甲油都未必看得清。

“这里是洞妖组洞妖车,我们看到一个城镇,混凝土建筑为主的城镇,修建了防御工事,攻击方与防御方产生了强度较小的交火,就我个人目测观测范围内,三公里内见到三个攻击方的迫击炮阵地,还有两个重机枪阵地,大量武装人员的营地,他们现在正在篝火边休息。”

“这里是洞三车组洞拐车,我也看到了,他们没有暗哨,站岗的士兵居然躲到帐篷里烤火去了。”讯息通过车内的无线电迅速传到侦查小组的指挥车内。

“切忌勿要暴露位置,勿要开火更勿要不开火,遭遇攻击后立刻倒车。”指挥车内的女仆军官从容下达命令。趴

没有选择靠近城市,因为在现代战争中,坦克相较于步兵小组更容易被击毁,而在没有后续强有力的支援单位支持下往城市靠近是愚蠢行为,城市复杂的地形,敌人能够以多个位置、高打低、近打、夜打、呼叫空中支援等方式击毁坦克。

在没有步兵侦查和协助坦克清理随时冲出来的反坦克火力的情况下,也没有火炮支援随时清理对坦克有威胁的火力点的情况下,更没有防空火力和夺取制空权的战机的情况下,让坦克冲城市的愚蠢行为不亚于食草民族行军。

“我看清他们的枪械了,栓动步枪为主,不是半自动,没有头盔,身上的弹药带很少,最多三个弹匣。”

“有可能是民兵,没有迷彩,色调单一,旗帜也不像是蒙兀人民国的旗帜,也不是苏军的旗帜。”

“洞妖组洞妖车,我们推进的距离有些近了,但介于他们没有建立观察塔和探照灯,这个距离不会被发现。”

“继续侦查,我这就整理信息传输到指挥部。”指挥车内女仆军官连同副官和政委则在整理各个车组不断发来的资料,再通过命令与征服特有的战地指挥系统链传输回陆行舰的指挥部内。

装备落后(二战前中期水准),训练度低(民兵级别),战斗意志薄弱(壮丁封建化军队),军官团素质低下,后勤系统完全脱节(乱糟糟的营地),支援火力虚弱(只见到中小口径迫击炮和重机枪)。

这样的一份报告马上就转交到了指挥部内。

“我们不会是见到了叛军吧?这个时候蒙兀还有叛军存在?”苏佐也是看着资料一愣一愣的,“数量……少说上千上万人?”

但是转念一想,不少烤馒头军被震旦人民军撵到其他地区乱搅和,比如败逃到缅甸的一支烤馒头军以一千余人的兵力爆锤缅甸国防军一万左右的兵力,这些在震旦养蛊多年的货色真跑出去……除了苏军还真没几个能压得住的。

按照pLA于62年对天竺精锐部队的评价:烤馒头二线部队,而就是天竺的精锐锡克部队在东亚地区名列前茅来看,如果真的是烤馒头的军队,那还真没几个能打得过。

现在城里的究竟是不是苏军,还是说蒙兀国的军队,还需要更多信息。

只是考虑苏联在远东的成堆铁路,如果这个时候是苏穗宗上台,即便是他满脑子全是玉米,否则这个时候已经在连夜派着坦克打算遂一让这帮叛军人人有车坐,没有那么多时间细究了。

既然叛军是在打围城战,那也不必凑这个热闹,溜了溜了,早点跑回震旦去。

“既然如此,告诉侦查部队有序撤离,不要让敌人发现,如果遭遇叛军攻击,我们会派支援前去接应,”顿了顿以后,苏佐看了看旁边凑过来看传输过来信息的咲夜,“战斗也由十六夜上将指挥,我只负责统筹工作。”

这当然得接应啊,一开始就只有这么点人和这么点部队,省着点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