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陆行舰内,第一层】
这里是存放装甲车辆以及大型设备的放置区,像是大型的车库,从这里到另一侧大约也有几乎看不到尽头,唯有着一步一步都难以衡量的广阔空间在此,随着一盏盏白色直筒LEd大灯的照射下。
一台台一百马力的红色涂色拖拉机就浮现在阿巴扎面前,
“来的有点早啊,”耳畔的是一道年轻的俄语声音,带着阿巴扎难以分辨的口音,为此他稍微转动着头看向着声音的方向。“明明说还半个小时开始。”
很明显是苏佐,苏佐蹲在着拖拉机的油盖边上,左手上贴着大约几个创可贴,沾着一手的黑色机油,顺带还用着嘴吸了一口油管里浓郁机油,然后吐了出去,再将油管插入着拖拉机内。
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后,苏佐站起,有些小心将油盖关上,随后坐在拖拉机上舒服的座椅上,看向着阿巴扎。
“你是……”
“我是苏佐,很年轻对吧,至于为什么要在这里,那当然是因为会议室的空气太差,我也不喜欢在酒桌上跟人碰杯谈话,所以选择这里。”
年轻的契丹人,阿巴扎内心想着,真是罕见,在这副年纪居然能够带领着这样一艘庞大的机器,真是了不得的人。
原来或许他还会疑惑为什么庞大的苏联竟然会这样快瓦解,是因为不够强的缘故吗?可面处在这条鲸鱼的腹中时,才会理解原来自己的想法会是怎样的幼稚。
“那么书记,我就坐……”
“你随便找个位置坐,这里宽敞得很,只要保证自己等会儿别睡着就行。”
说着苏佐看向着往墙壁靠去的阿巴扎手指着:
“啊,记得别靠近汽油罐子。”
于是阿巴扎就坐在着旁边装着火红色金属汽油罐的货架边上,屁股墩随便坐在一个封好的金属油漆罐上。
在此期间苏佐也没什么和他交流的想法,阿巴扎也没有话题,两者的观念不同,曾经身处的时代也不一样,了解的讯息差、职务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因为苏佐的命令和要求,说不准两个人这辈子都不会相见。
因此这可怖的沉默一直持续,持续到了大约十五分钟后,陆续有着图瓦的各地党员从陆行舰的其他房间赶来,他们身上清扫一空,往日的精神疲惫与那身上的疲劳也被舰上的淋浴间清理干净,丰盛的早餐也使得面色红润,在确认着拖拉机上那位穿着土蓝布军服、头戴五角红星帽的是苏佐书记时,他们也大为吃惊。
当然,他们也没有忘了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于是也纷纷从货架上拿下着可以坐着的未开封油漆罐或者就这样盘地而坐,围绕着苏佐所在的拖拉机,仿佛围观猴山的游客一般。
马林科夫以及华西列夫斯基也随之赶来,他们也见到苏佐这样的不正经,略微皱了皱眉,华西列夫斯基到是无所谓,他是知道苏佐很厌恶面子工程以及形式主义,能在哪里更好开会就选哪里,如果不是因为接下来要展示的拖拉机和美洲牛不方便在食堂展示,那么他肯定会选择食堂。
马林科夫穿着那件没有棉花的风雪大衣也坐在苏佐所在拖拉机的左侧,华西列夫斯基则坐在右侧。
五十万的图瓦地区,本土党员也才四百人,四百人,千分之八的数量,好在里面的农村干部占百分之八十五,也就是三百四十人。
在这里大约也就是二百余人,一半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法赶来,因为疾病躺在陆行舰的医务室里,亦或者是在家里照顾老人,现在让无人机往他家里丢物资。
二百号人,是二百株星星之火,如果苏佐真的能指出一条可行的明路,为他们讲述未来的前景和值得信赖的光景,那么这二百株星星之火便可以呈现燎原之势!
“我知道大家时间紧,实际上啊,对我来说时间更紧任务更重,九月下旬,各地就要种植冬小麦了,我们趁现在这个时间抓紧安排好以后的事情。”苏佐开口起了个调子,跟着环顾四周,严肃说道:
“我也不想多管你们几天饭吃,你们多在这里看得我碍眼,早点回去组织生产马虎不能。”
为此,底下的各地党员们也紧张起来,也有几个忍不住笑出声的。
马林科夫则开始从风雪大衣的兜里拿出一块小卡片,扫了一眼小卡片上的话后将锐利的鹰眼不眨一下扫视着周围的党员。
“图瓦有五十万公顷的农业耕地,按照每年一公顷一点八吨的冬小麦产量,再加上每年一公顷一吨的春小麦产量,为什么每年给苏维埃交上来的粮食不够?”
“这是一九三二年的产量,那个时候全苏联的农业都在出问题,气候也出了问题这一点我不怪你们,可三七年呢?三七年你们明明丰收了,为什么交不上来粮食?!”
马林科夫从公文包里翻出来一套表格,用食指几乎要把纸捅破的力气大声质问着:
“三七年以后的四零年,我理解你们为西伯利亚工程做出来尽可能付出了力量,但你们上交的粮食只有多少?有多少普特?我也理解很多地区在挨饿是事实,可你们到底做了什么?”
“二十年来,苏维埃给你们的征粮标准一直不变,你们却连区区粮食都交不上来,你们在干什么?人民给你们的期望就是混日子?!”
“好了马林科夫同志,这一点我们都知道,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知道。”
“我知道你们都有困难,过去上级不愿意给你们解决,你们提出问题他们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我更清楚不过。”
苏佐深深叹了口气,他这番作态才让那些党员的面色好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