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苏日战争——第一阶段:木伦要塞攻防战(1 / 2)

【蒙兀——西图伦附近】

刚刚从防空洞里面缓缓走出来的是图瓦埃尔津旗农工协会的指导员,身上满身尘土和疲惫,擦了擦眼睛。

周围一片山地满是轰炸后的硝烟,土黄色的山地被炸弹染上了一道接一道漆黑,大树被机炮拦腰斩断,刚刚爬出枝干内的嫩芽很快就会因为没有了养分彻底断送。

防空洞前的溪水都是从四千米唐努我拉山脉的冰川上流淌下来的清澈之水,现如今也飘荡着炸弹碎片以及染黑的火药烟,偶然还能看到一颗哑弹顺流而下飘荡去。

后方的西图伦也遭到了攻击,但西图伦遭到的攻击微乎其微,眼见西图伦要塞往上飘去的黑色硝烟越来越小,指导员的内心松了口气,甚至开始暗喜起来。

“指战员同志,公路都被炸毁了,除了几条小路和山间的道路,大约也只能让骡子通过。”

带着一身灰的红军战士一瘸一拐走过来汇报,右手捂着额头龇牙咧嘴,可从他难以掩盖的欢快语气看来,问题并不是很大,还有好消息?

“那么假阵地怎么样了?”

“一号、三号没被炸到,其他七个全部被干掉了。”说到这里红军战士咧嘴笑着,竖了个大拇指。

因为自身并没有空军,为此苏佐和华西列夫斯基选择使用大量的假目标来欺骗鬼子航空兵的攻击,只有二十四枚红旗导弹,自然是不可能浪费在现如今这些臭鱼烂虾手上。

感谢小约翰可汗为苏佐提供的战术指导思想,贾斯帕·马斯基林老师,谢谢您的大恩大德。

陆行舰上还有一个雷达系统可以迅速察觉到外蒙范围一圈的喷气飞机,在反应过来之前先布置一番假阵地,在重要的西图伦阵地周围在接近半年的时间内做好了布置大量足够迷惑短期大量攻击的假目标。

组织人员将木板加工成木条,将电子垃圾的铁用简陋的小高炉融化成铁棍,然后一点一点如乐高积木一般拼凑成坦克的模型,这样就可以假装成一辆坦克,用帆布稻草人伪装成士兵。

以及用绳索加上简单的破布条和废纸加半根木头支起来的伪装帐篷,再加上云茹提供的天蝎组织用来迷惑盟军的伪装指南,稍微调整一下防空火力的布置,把一部分防空火力转移到这些假目标附近后,鬼子的两架三菱侦察机迅速拍照后,就是四十八架火龙战斗轰炸机迅速赶来对着这些假目标狂轰滥炸。

防空火力在肉眼可视的情况下勉强击落了一架,妨碍了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作战任务,如果这些是真目标的话,那么相当于对面空军对你部队进行一波舔地直接干掉了一半黄条……可怕!

在苏德战争和南洋战争爆发后,二战规模达到顶点,德日两国意识到必须要加强合作才能应对强敌了,技术交流也升温很快。小到反坦克空心装药榴弹,大到雷达、航空发动机甚至是飞机整机,德国人都用大型潜艇给日本人漂洋过海运去。如1942年德军就给日本运去了bF-109和Fw-190战斗机各一架,日军组装完成后进行了详细测试,学到了不少东西。三式战斗机“飞燕”的大马力液冷发动机也是德国db601的仿制品。1944年,德国潜艇又装上了me-262\/163喷气式战斗机、多款新式发动机的图纸航向东方。

飞龙战斗轰炸机就是根据mE-262\/163喷气式战斗机研发出来的产物(毕竟这玩意原来日珥曼佬是拿来当舔地机用的)。

现在拿来欺骗航空兵短期内还是能够做到,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掩护陆行舰进行转移,好在克孜勒南方一些的一座山已经挖出来了勉强容纳陆行舰的半坑,再往上盖上煤灰色伪装布,勉强才处理好,总部至少一个月内不会被发现。

同时各地进行军事戒严,敢乱跑的就蹲号子,有工农协会和集体国营农场控制基层的原因,使得特高课对图瓦渗透的情况变得极为困难。

大批的民兵和动员起来的本地群众也心有余悸从防空洞里出来,此前对于他们防轰炸演习也进行了大约三个月的训练,训练成果颇有成效,现如今他们除了时不时抬起头往西边望去那里有没有可怕的战斗机再来就没啥问题。

继续挖掘工事建造假目标,多干一点多干一点,他们内心大约是这样想的,这样自己挨炸弹的概率就小一点。

“看来只有指望木伦的同志们,他们只能暂时孤军奋战了……”指导员往着东方的木伦方向望去。

【木伦】

苏军方面部署

木伦的位置就处在一个分界线,往西是唐努乌拉山脉,周围是一圈平坦的草原,原先这里有一座喇嘛庙,容纳着1300个喇嘛,直到1937年喇嘛庙才被拆除。

现如今这里就只剩下了牧民和供牧民交易的固定房屋,说到底这里也并不适合种地,在没有工业化的前提下是不需要牢固的建筑的,现如今这里被改造成一个堆起来的人造小山要塞群。

这里是第一道防线的最重要的关口,对于图瓦来说就好比徐州之于淮海战役、锦州之于辽沈战役、津门之于平津战役。

城市外围一大圈都被挖了一圈深深的沟壑,还引导着后方防线所在的山脉上的冰川融雪水进入沟壑中变成一滩烂泥,大约长度是50m左右,从内往外部方向挖掘,深度大约三米左右。

这些沟壑的坡度基本上保持着30°的坡角,而如果你在沟壑里的泥水里,抬起头就能看到木伦那些钢筋混凝土碉堡里面黑洞洞的枪口,这些机枪碉堡设计也来自于云茹提供的盟军野战碉堡工事指南建造的,虽然是野战标准,性价比极高。

机枪碉堡自然是一方面,在城市后方的冰山上还有几个圆塔炮楼,那里保留着此前在西图伦缴获回来的四门120mmm—43迫击炮以及十二门82mm迫击炮,因为位于高山位置,居高临下使得迫击炮的射程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能够覆盖整个木伦的防御阵地,而且还很安全,因为在半山腰的位置,飞机要冒着投弹后一头撞在山腰上的风险,火炮要打中半山腰又很难摧毁钢筋混凝土的圆塔炮台。

木伦的第二道防御工事是由集装箱组成的,是的,那些不知道哪里来的集装箱被扔到这里后,装满挖壕沟的土砂,填满后组成了第二道防线,这些集装箱就如乐高积木一般往里面灌入一层土一层水泥(毕竟水泥需求量太大,不能那么浪费)然后做成简易碉堡,有固定点位的重机枪、预留的枪洞、迫击炮点位对正在穿过第一道防线的鬼子们猛烈开火。

当然如果鬼子杀上来后试图占据这些由集装箱为主体的碉堡就会傻眼。

因为这些集装箱后门基本上都是敞开的,没有任何遮挡物,好比你穿着条裤子觉得不错一出门才发现屁股漏风一般,这对后方第三条防线机枪碉堡的射界十分开阔,乘机干翻一大堆鬼子不是问题!

同时这些集装箱碉堡很低矮还不会阻挡第三道防线的机枪碉堡更高的射界,机枪碉堡里面有老干妈和充足的弹药,让白马有去无回都可!

第三道防线的机枪碉堡除外还有固定在原地的t34\/85坦克炮塔,这些炮塔因为机体直接被苏佐拿去卖钱发现卖炮塔实在太亏,于是留在这里作为反坦克火力和步兵支援火力使用,因为在碉堡内的原因可以储存更多的弹药。

除此之外还有剩下十二门迫击炮和两具后方运来的大型探照灯,上面还有数十道扇叶在灯罩上若隐若现。

大型探照灯是为了防止鬼子急了破防不讲武德用空军来夜间突袭,然后在夜间打开大型探照灯对着天空盯着鬼子的飞机照射,同时打开扇叶旋转,这样使得飞行员透过气泡式窗观察目标时就会被光污染差点带走。

对目标都搞不清楚了,减少伤亡和妨碍轰炸绝对是没问题的,当然耗费的电量不小是当然……可我在山上搞了个磁能发电机,只要保证低下的电线不断就能持续不断给大型探照灯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