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图瓦轻工业的起步(下)(1 / 2)

“怎么又涨价了?!”

“价高者拿走,这可是市场规矩,别装一副没做过买卖的样子,都是千年的狐狸还聊啥斋?”

地图

【中西伯利亚地区——位于人革委、西伯利亚黑军、以及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的三国边界线】

上百公里无人开发的处女地,中西伯利亚除去靠近乌拉尔山脉的地区满地烟囱和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城市外,百分之八十的地区都是充满着沼泽和针叶林的林海雪原。

在这种地方几乎什么都稀缺,过去布哈琳进行的“西伯利亚计划”以及通过“布哈琳主义”拥抱富农放任农村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使得远东和中西伯利亚地区都极其缺乏物资和人员,工业化的发展不仅没有缓解物资的短缺,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各类物资的需求,无论是粮食、贵金属、机床还是轻工业品都是如此。

可偏偏这样庞大的需求放在那里不会一动不动,所以他们也尝试以北极圈的航线来运输相对于他们日益增加的需求杯水车薪的商品。

而在前三个月前,也就是1955年将近年末时,人革委和西伯利亚临时政府以及西伯利亚黑军的边境线上建立了一个贸易市场。

一开始黑军以为这里不过是一帮子不知天高地厚打算赚点外快的金猪,在一次黑军全体大会上,边境线上的黑军安全委员会提出来了关于边境线上人革委贸易市场潜在的修正主义侵蚀问题。

黑军内部的思想警察们(或者是说狂热的自带干粮无政府主义者)想要摧毁这样一个充斥着专制社会余孽和资本主义侵蚀的造物。

当然黑军的军事组织和动员速度比不上隔壁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的部队,那些部队大部分也是由此前苏联红军叛逃老兵作为主心骨再加上本地西伯利亚人组成的半专业化军队,快黑军一步在边境地带集结,随后打算前去劫掠一波那个看似脆弱的贸易市场。

然后大约西伯利亚临时政府一个团的轻步兵刚刚出了营地,对面人革委市场就把摊子一收,喊来了十台动力装甲以及一批来等爆装备和补枪的民兵以及红海军的骨干们。

动力装甲和一公里范围内几乎往人堆里砸的迫击炮炮弹,前者几乎刀枪不入,反坦克步枪和重机枪打在那副凑近来越发沉重的怪物身上毫发无损,只能抛光,冲过来后一拳就能让人看清自己的五脏六腑,更何况他们人手一台23mm盖特机炮轻易将步兵连同他们躲藏的大树和大石头一块打断。

民兵们抱怨把沾满鲜血的人手从枪上面拆下来真的有些麻烦,但好在一个轻步兵团一千人三百条枪这样丰富的大餐让他们也是嘴上这样说着腋下夹了五六支莫辛纳甘,身上装满一具又一具老旧的步兵弹匣袋,满载而归。

民兵们在边境线上对着逃窜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的叛徒们发出着不屑的嘘声和身子转过来露出屁股嘲讽,十台动力装甲在几门迫击炮的支援下撵着上百人漫山遍野如赶猪跑的姿态也是十分精彩。

让围观的西伯利亚黑军暗擦了一把汗后淡定回到了自己的公社里将土豆、老旧枪支和用不着的书籍拿来跟人革委换取商品。

市场的规模大约在上千人的范围,规模实际上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更像是县城的农贸市场,用集装箱改造的半露天商铺,这东西就算对面用火炮打也不碍事,因为一枚炮弹比一个集装箱还贵不知道哪里去了,最值钱的东西大约也只是连接着里面贴着墙壁的暖气片(装满开水的简陋暖气)。

这边穿着一身苏军叶绿色军装的是伊万·斯捷潘诺夫,正在商铺前正在握紧拳头重重锤了一下桌面,将桌面上的金发避难所大头娃娃都震到了地板上,桌面后的人革委士兵一脸淡定将娃娃从地板上捡起来,仿佛这场戏剧他亲自上演了无数遍一搬。

“谱尼阿姆(潮山友好搭讪方言)”看守的震旦士兵一脸不耐烦的表情足以让人火大。

“可乐爱要不要,后面有的是人要买。”

一瓶核子可乐的定价是10钱,一把莫辛纳甘的造价大约是60日元,大约能兑换六百瓶核子可乐,但是但是,那儿也是平时的价格,现如今因为各种原因,包括内部关税壁垒以及本国工业发展要求……总之只能八箱子大约192瓶核子可乐才能兑换一把莫辛纳甘和一百发子弹。

当然,这里的硬通货并不是日元,而是一个东西,那就是……核子可乐的瓶盖?

“好吧,”说着伊万从兜里面拿出来一个鼓鼓的皮包袋,里面的金属硬物扔在桌上发出着里面如保龄球瓶碰撞的声响,“一千瓶盖,换一箱子可乐。”

“成交。”对面也是从巴掌大小的皮包袋翻了一下,里面的是一堆橙色、红色、黑色交织的核子可乐瓶盖,随后娴熟放在旁边的金属秤上确认重量无误后,递给伊万一个粉红色复写纸收据,接下来伊万只需要拿着这个收据去市场的仓库拿‘可乐’即可。

至于【可乐】就是指莫辛纳甘,陆行舰可以打造二战期间的所有武器,因为现如今有了煤矿源源不断的基地资金,那么打造这些莫辛纳甘拿来换取钱财当然是可以的,当然苏佐是不会认同使用日元交易,可偏偏……图瓦没有造纸的原材料来印刷钞票该怎么办?

另外印刷钞票也需要化学染料,这里说一个冷知识啊,所谓经历过“黄金十年”的震旦民国,印刷法币还离不开米国的长期控制。

图瓦,那就更没这个可能了。

还有就是苏佐认为重樱的经济危机很有可能会爆发,再说每年百分之十三的贬值速度简直是在肉眼速度在刮地皮让天高三尺,必须要摆脱日元的影响,当然民间因为稳定度刚刚回正,不可能直接来一场大手术切割日元,那么先从对民间来说影响较小的对外贸易来进行试点。

因此用陆行舰能够大规模生产的瓶盖作为唯一的对外贸易货币就再合理不过了,当然这里的合理也是纯粹被逼无奈之选,贵金属的话别看苏佐能用政治点数兑换,但几吨的黄金不过是杯水车薪,用来做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贸易份额来说真不算啥(对外贸易都是大额交易)。

用瓶盖作为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还需要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和货币进行绑定的锚定物,那么对于现如今苏联碎了一地原有秩序彻底崩溃,那么什么东西取代了人们对于社会阶层的跃迁成为第一要素呢?

当然是安全和生命健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