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对于各个点如何并入主线路,熊洪也设计了一些图例,熊木看到纸上画着的图案,也不由点了点头。
图上所示,轨道线路中间的任何一点想要加入,需要修建一条辅助线路连接到主线路中,在分配到的时间段内,汇入主线路。而这条辅助线路,就相当于是后世铁道运输中的并轨线路,这些点,就相当于是火车停靠、驶离的站台。
而有了这些站台,知晓行程计划表的各个车厢,也可以暂时停靠在这个站台,等待主线路上的对向行驶车厢过去,自己再重新驶入主线路。
“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对撞或者时间浪费了,而且随着部落的壮大,这条线路也可以越铺越长,连接的村子、资源点也越来越多,到时候再铺设对向轨道,就能从根本上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了。”
熊洪说的话让熊木、熊山等人都点头认可,熊巫则问了一个问题,“行程计划中,要如何规定时间?毕竟现在部落的各个村子,可能对到底是几刻,并不了解。”
现在部落使用的是十二个时辰,就相当于一个时辰8刻,每刻十五分钟。对各个村子来说,可以通过日晷或者其他的办法知晓是什么时辰,但精确到哪一刻,或者这一刻钟的多少分,并不清楚。
虽然时辰及刻的使用已经足够,但轨道运输迟早需要更精细的时刻表,不然很可能本部这边是午时三刻,但铁矿山那边却是午时一刻,这就很麻烦了。所以需要一个在熊部落范围内,都能精确掌握时间的办法。
“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共八刻,我觉得一个时辰太长,可以分为‘初’,‘正’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为四刻,这样就更精确一些。”
熊洪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一个时辰分为两个部分,那就相当于后世的一天24小时,自己用起来也习惯一些,同时对部落来说影响也不大。
“至于在户外不知道具体的时刻,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来解决,只能用燃香计时和滴漏的办法来粗略计算了。”
燃香,是这几天熊洪才捣鼓出来的玩意儿,他发明出来的原因,也是为了方便计时。
用晒干的松树、榆树皮研磨成粉,再加上一些从木工坊收集到的锯末,混合上一些干燥的树叶、秸秆、木炭,放在石磨上磨成粉,再加上一些水、油,中间用一根细细的竹签支撑,在竹签周围裹上这些粉末,晾干后就可以燃烧了。
“你们看,这就是燃香。”
熊洪从后面架子上摆放的一个木匣子中取出了几根,让大家传着看。燃香有筷子粗,长度半米,底部还有一截没有裹上粉末的竹签。
“使用的时候,将这一头点燃,”熊洪取了一根,放在旁边的火炉上点燃,“听,外面刚刚敲响了钟声,这一根香,差不多可以燃烧半个时辰。”
“明白了,只要在这根香上面做好标记,它就能让我们知道是什么时刻,”熊木拿着这根香突然感觉有些爱不释手,“这样我就不用一会跑去看一下滴漏,就知道具体的时刻了。”
燃香的作用,更像是一个计时的工具,虽然它没办法让人知道现在是几时几刻,但观察它燃烧了多少,可以清楚地知道过去了多久。如果再配合上其他的计时方式,那就基本上够用了。
“这样的话,我觉得行程计划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熊木和熊山对视了一眼,同时点头应道。
“好,那线路的铺设就这么定下来,具体的轨道是不是要这样铺设、车厢需不需要调整,等会我去木工坊,我们现场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