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耳朵金眼睛,一身五色毛,翅膀像钢剑,嘴像刀。蜈蚣遇到这神奇的变化,可就丧了原身,怎么能逃脱呢。
杨戬化作一只金鸡,飞进黑雾里,对着蜈蚣一嘴,把它啄成数段,又除掉了一个妖怪。姜子牙和众将敲着鼓进了营。这里先不说。
且说殷破败、雷开和众将亲眼看见了今天这场景,不由得笑着说:“国家不吉祥啊,妖孽正兴风作浪,今天我们的两员副将,谁知道都是白蛇、蜈蚣成精,来这里迷惑人。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不如进营和主将商议一下怎么办。”
他们一起进营,看见袁洪在中军闷坐着,都到帐前参拜。
袁洪见众将来拜见,也觉得没趣,就对众将说:“我也不知道常昊、吴龙是两个精灵,差点误了大事。”
众将说:“姜子牙是昆仑的道德之士,他麾下又有三山五岳的门人跟随,我们的兵恐怕守不住这里,元帅您早点定个大策,是战还是守,得提前谋划,可别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到时候可就来不及了。我们现在兵少将寡,要是硬拼可不行,依我们的愚见,不如退兵,好好守住城都,设下防御的办法,拖垮他们的军队。这就是‘不战就能使敌人屈服’的办法,不知道元帅您意下如何?”
袁洪说:“参军说得不对!奉命守这个地方,这地方很重要。现在不守住这里,反倒要退回去守城都,这就像是‘到了门口才抵御敌人’,没有不失败的。现在姜尚虽然有辅佐的人,可他们深入我们的重地,也不能随意施展武力。看我在这里破敌,我自有妙策,诸将别再多说了。”
众人下帐。
鲁仁杰对殷成秀说:“现在的时势我们都看到了,料想成汤的社稷终究是属于西岐了。况且现在朝廷不明事理,胡乱任用妖精为将,哪有能成功的道理。但我和贤弟受国家几代的恩惠,怎么能不忠于国家呢。不过就算是死,也得死在朝歌,好显示我们的忠义,可不能白白死在这里,和那些妖孽一起腐朽了。不如趁机请求一个差遣,就算有去无回也值得。”
二将商量好了。
忽然总督粮储官上帐禀告袁洪说:“军中只有五日的行粮了,不够用,特来请元帅定夺。”
袁洪命令军政司写奏本,往朝歌催粮。旁边鲁仁杰站出来说:“末将愿意前往。” 袁洪答应了他。鲁仁杰领命,前往朝歌催粮。这里先不说。
话说朝歌城来了个大汉,身高好几丈,力气大到能在陆地上拖动船只,一顿饭能吃下一头牛,手持一根排扒木,姓邬名文化,揭了招贤榜前来投军。朝廷派了差官把邬文化送到孟津营听从调遣。到了营门,左右的人向袁洪报告。袁洪下令:“让他进来。” 邬文化和差官来到中军大帐,行完礼后,报上姓名站着。袁洪见邬文化仪表不凡,简直就像金刚一样,高高大大,真是吓人。袁洪说:“将军来到这里,一定有高妙的计策。现在用什么计谋来打退周兵呢?” 邬文化说:“末将只是个有勇无谋的粗人,奉了圣旨送到元帅帐下听候调用,一切听从元帅指挥。” 袁洪很高兴:“将军到来,必定能立下大功,还愁抓不到姜尚吗!”
第二天清晨,邬文化上帐领令,出营挑战,倒拖着排扒木,走到周营,大声喊道:“给我传告反叛的姜尚,早点到营门来,洗干净脖子等着被杀!” 话说子牙在中军帐里,突然听到战鼓声响,抬头一看,见一个大汉站在半里之外,惊讶地问众将:“这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大汉子?” 众人都过来观看,果然是个好大的汉子,大家都十分吃惊。正打算询问,只见军政官跑进中军报告:“有个大汉,口出狂言,请元帅定夺。” 龙须虎站出来说:“弟子愿意去会会他。” 子牙答应了,吩咐道:“你可得小心点!” 龙须虎领令出营。
邬文化低下头往下一看,哈哈大笑起来:“这是从哪里来的一个虾精?” 龙须虎抬头看邬文化,只见他长相凶恶,有诗为证:
身高数丈体榔头,口似窑门两眼抠。丈二苍须加散线,尺三草履似行舟。
生成大力排山岳,食尽全牛赛虎彪。陆地行舟人罕见,蟠龙岭上火光愁。
邬文化大声喊道:“周营中来的是什么东西?” 龙须虎大怒,骂道:“好你个匹夫!把我当成什么东西!我乃是姜元帅的二徒弟龙须虎!” 邬文化笑着说:“你就是个畜生,一点人样都没有,居然还是姜尚的徒弟!” 龙须虎说:“乡巴佬,快报上名来,杀了你也好记在功劳簿上。” 邬文化骂道:“不知好歹的畜生!我乃是纣王御前袁元帅麾下的威武大将军邬文化。你赶紧回去,叫姜尚来受死,饶你一条狗命。” 龙须虎大怒,骂道:“我奉令特来捉拿你,你还敢多嘴!” 抬手就扔出一块石头。邬文化用排扒木打下来,龙须虎闪身躲开,那排扒木的钉子扎进土里有三四尺深;他急忙拽起排扒木,却被龙须虎对着大腿和腰打了七八块石头;再转身时,又被打了五六块石头;专门打下三路。邬文化身体庞大,转身不灵活,不到一个时辰,就被龙须虎连腿带腰打了七八十下,疼得他受不了,倒拖着排扒木往正东方向跑了。龙须虎得胜回营,来见子牙,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众将都觉得邬文化空有一身大块头却没啥用,子牙也没有深究其中原因,彼此相安无事。
且说邬文化败走二十里,坐在一处山崖上,又是揉腿又是摸腰的,过了一个时辰,才慢慢走到辕门。左右的人报入中军说:“启禀元帅:邬文化在辕门等令。” 袁洪吩咐:“让他进来。” 邬文化来到帐前,参拜袁洪。袁洪责备他说:“你刚一开战就失利,挫了我们的锐气,怎么就不小心点呢!” 邬文化说:“元帅放心。末将今夜去劫营,一定让他们片甲不留,上报朝廷,也发泄一下我的心头之恨。” 袁洪说:“你今夜去劫营,我来助你一臂之力。” 邬文化收拾准备,准备今夜去劫周营。这是因为子牙的军士有劫难,所以才会有这次失误。正所谓:
一时不察军情事,断送无辜填孟津。
话说子牙没想到邬文化今夜会来劫营。到了二更时分,成汤营里一声炮响,喊声四起,邬文化一马当先,冲进辕门。当时正是黑夜,谁能抵挡得住。他冲开了七层鹿角,撞翻了四方的木栅和挡牌,邬文化用排扒木左右横扫。也是周营的军士有难,可怜被他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六十万大军在中军里呼兄唤弟,找爹寻子。再加上袁洪在一旁协助,黑夜里袁洪放出妖气,笼罩住了周营,惊动了多少大小将官。子牙听到有大汉来劫营,急忙骑上四不相,手执杏黄旗,护住自己,只听得杀声震天,心里十分着急。又见那大汉两眼像两盏红灯,众门人都自顾不暇,被杀得孟津的血水都成了沟渠。有诗为证:
姜帅提兵会列侯,袁洪赌智未能休。朝歌遣将能摧敌,周寨无谋是自蹂。
军士有灾皆在劫,元戎遇难更何尤。可惜英雄徒浪死,贤愚无辨丧荒坵。
话说邬文化在夜里劫周营,后面有袁洪助战;周营的将领们睡熟了,被邬文化用排扒木两边横扫,可怜这些将士为国捐躯,这名利又有什么用呢!袁洪骑着马,仗着妖术冲进营中,不管贤愚,这些将士都成了破腹无头的冤魂。武王有四位贤士保驾,狼狈奔逃;子牙也落荒而走;五七门徒借着五遁之术逃走了;那些身披铠甲、手持兵刃的士兵,也难以逃脱这场大灾难!该死的人难以逃脱天数;有生机的人躲开了灾祸。
且说邬文化一直冲杀到后营,来到粮草堆跟前。这里是杨戬守护的地方,杨戬忽然听到有大汉劫营,姜元帅失利,急忙上马查看,见邬文化来势汹汹,想要迎敌,又要顾着粮草,心里生了一计,先救眼下的危机,急忙下马,嘴里念念有词,手里竖起一根草,吹了口气,叫道:“变!” 草变成了一个大汉,头大得像城门,脚踏着地。这大汉什么样呢,有赞词为证:
头有城门大,二目似披缸。鼻孔如水桶,门牙扁担长。
胡鬓似竹笋,口内吐金光。大呼 “邬文化”,与吾战一场。
话说邬文化正奋力冲杀,在灯光的影子里看见一个大汉,比他还要高大,大汉大喊道:“那匹夫慢着!我来啦!” 邬文化抬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我的老天爷呀!” 倒拖着排扒木,掉头就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撒腿就跑。杨戬化身的大汉在后面追了一程,正好遇到袁洪。杨戬大喊道:“好你个妖怪,竟敢如此放肆!” 舞动三尖刀,飞奔着杀了过去。袁洪用棍子抵住。两人大战了一阵,杨戬放出哮天犬,袁洪看见后,化作一道白光,脱身回营了。
且说孟津的众诸侯听说袁洪劫了姜元帅的大营,都惊慌起来,南北二镇的诸侯一起赶来救援。两边混战,一直杀到天明。子牙召集众门人,找到了武王,收拢了败残的人马,清点了一下,损失了二十多万士兵;帐下折损了三十四员将官;龙须虎被邬文化用排扒木打死了。有军士看到龙须虎的头挂在排扒木上,就回来报告。子牙听说龙须虎在乱军中被杀,伤心不已。众诸侯上帐,向武王请安。杨戬来见子牙,详细地说:“邬文化冲杀过来,弟子…… 如此这般,才保住了粮草没有危险。” 子牙说:“一时疏忽没有仔细检查,才遭了这场灾祸,这也算是天数吧。” 心里闷闷不乐,在中军帐里发愁。
且说袁洪得胜回营,派人往朝歌报捷:“邬文化大败周兵,尸体堵塞了孟津,连水都流不动了。” 群臣都来庆贺:“自从征伐西岐以来,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胜利。” 纣王十分高兴,天天纵情享乐,根本不把周兵当回事。
且说杨戬来见子牙说:“如今得先把大汉邬文化收拾了,然后才能破袁洪。” 子牙说:“得…… 如此这般,才能除掉这个人。” 杨戬领了命令,到孟津去探路。走了六十里,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蟠龙岭。这山弯弯曲曲像蟠龙一样,中间有一条空旷的路,两头都可以进出。杨戬看了之后,心里大喜:“这地方正好可以用计!” 急忙回去见子牙,详细地说:“蟠龙岭这个地方可以用计。” 子牙听了很高兴,在杨戬耳边详细地说:“…… 如此这般,就可以成功。” 杨戬就自己去准备了。正是:
计烧大将邬文化,须得姜公用此谋。
话说子牙命令武吉、南宫适:“带领两千人马,到蟠龙岭去埋伏引火的东西,用竹筒做引线,暗暗埋下火炮、火箭等物,岭上都准备好柴薪等引火的干燥物件,准备妥当,只等邬文化来了,就可以行动。” 两人领了命令去了。话说邬文化立了大功,纣王派了差官带着袍服、腰带、礼品等物来奖赏他,袁洪、邬文化二将谢恩,打发天使回朝歌。暂且不表。袁洪对邬文化说:“承蒙天子恩宠奖赏,邬将军,我们应当尽忠竭力,报答国恩,不能辜负我们名扬天下的名声。” 邬文化说:“末将明天趁姜尚无备,再杀他个片甲不留,早早奏凯回朝。” 袁洪很高兴,摆下宴席庆贺。正谈笑间,探事的马跑进中军报告:“启禀元帅:姜子牙和武王在辕门附近闲逛,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请元帅定夺。” 袁洪听了报告,立即命令邬文化:“悄悄出大营,绕到子牙后面把他擒住,就像伸手到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
邬文化领了命令,急忙出了右营门,迈开大步,拖着排扒木,像飞云闪电一样赶来,大喊道:“姜尚别跑!今天我一定把你擒住!你赶快下马受死,省得我费力气。” 子牙和武王见邬文化追来,调转坐骑,往西南方向逃跑。邬文化见子牙、武王落荒而逃,放心地追了上来。子牙回头,引诱邬文化说:“邬将军,你放我君臣回营,我们回到故国,再也不敢侵犯边疆了,我们君臣感激将军的大恩大德。” 邬文化说:“这次机会难得,怎么能错过。” 拼命追来,怎么肯罢休。往前追了一个时辰。姜子牙和武王骑着有脚力的坐骑;邬文化是步行,而且还急着追赶,一口气追了五六十里,邬文化累得没了力气,站住脚不追了。子牙回头一看,见邬文化不追了,勒转坐骑,大喊道:“邬文化,你敢来和我大战三个回合吗?” 邬文化大怒:“有什么不敢的!” 转身又追了上来。子牙勒转四不相又跑,眼看着追到蟠龙岭了,子牙君臣进了山口。也不知道邬文化的性命会怎样,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