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药方终于研究出来了,有了这个药方,就可以少死几百万人!
药方来之不易。
这是整个大汉医学界的心血,总计108位道德崇高的名医为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们的死重如泰山。
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为了让人们记得这些为了拯救百姓而献身的名医,王通将这个治疗瘟疫的特效药方,取名为《百医殉瘟方》。
不仅如此,还在晋阳书院前的广场上,用花纲石修建了一座高达30余米的纪念碑。
在纪念碑的正面,刻上这108位殉难名医的名字和事迹。而在碑的背面,则刻上王通亲笔书写的一段话。
那段话就是: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百姓头上觉得自己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百姓当牛马……”
(备注:详见臧克家前辈的诗作《有的人》。)
……
这段碑文,在汉朝这个时代,会让人觉得有些不伦不类,也有很多人因此而感到迷茫。直到有一天,当他们看到被判了秋后问斩的人在多年之后却依然活得很幸福,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王彪子说的都是真的!
因此,其蕴含的真挚情感和哲理,让无数后人为之而感动和警醒。
很多人看过这段话之后,都开始思考生存的意义;也有不少人看过之后,开始看清古代封建社会的是非对错。
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更是引起了无数普通百姓心中的共鸣,也因此而极大地提高了王通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威望。
而这座纪念碑。
也从此成为了晋阳书院的标志性建筑。从此之后,晋阳书院的师生们,每天早课之前,都会到书院门前的纪念碑前行礼。缅怀先烈的光辉事迹,并激励自己当以先烈为榜样,胸怀天下百姓,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百姓对民族有用的人。
每一所好的学校。
都会有自己的灵魂。
晋阳学院,原本是一所没有灵魂的学校。每一位来这里执教的老师和就学的学生,都有着自己各自不同的想法。有的是为了养家活口,有的是为了升官发财,有的是为了拱娇嫩的白菜……
但是,自从有了这座纪念碑之后,晋阳书院就有了一个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就有了一种为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共同理念。
这就是一个书院的灵魂!
并州州牧府的官吏们,也会定期前去纪念碑前祭拜,将这些名医们的高风亮节的情怀做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天下各地的行医者,皆以此为荣。他们无不抱着一种“朝圣”者般的心情,纷纷前往晋阳书院祭拜。
而那些在瘟疫中死里逃生的百姓们,也纷纷从各地赶来祭拜这些为了救他们而献出生命的恩人。这些人中,有世家子弟、有大儒、有商人、也有普通百姓。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带着一束鲜花,怀着虔诚的心情向纪念碑鞠躬行礼,再将鲜花放在碑前。自此碑建成之后,碑的周围就一直被鲜花所围绕。
此后虽历千年,百姓们对这108位医学烈士的崇敬之情从未曾减少,这座碑,也因此而成为整个医学界的灵魂般的标杆。
……
值得一提的是,王通又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情。
将活人的名字也刻了上去。
幸存下来的那150多位名医,做为共同研发特效药的参与者,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也被刻到了这座纪念碑的一侧。
他们的名字,也因此而传遍天下。
并从此接受天下人的尊崇和膜拜。
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王通的这种做法,让所有幸存下来的名医们尽皆激动不已。
再加上王通高超的医术和先进的医学理念也令他们折服,使得他们纷纷要求留在晋阳书院一边执教,一边跟王通学习医术。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他们的徒弟们、子侄们、亲友们也带了不少来晋阳书院就读医科。
在这些名医的带动下,以及纪念碑的影响下,晋阳书院学医科学生暴增,几乎是人满为患!甚至很多原来学儒科的学子,也纷纷要求转专业到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