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的原因,首先是北宋朝廷被金军吓破了胆。宋徽宗和宋钦宗这父子俩,一听到金军来了,就吓得浑身发抖,根本不敢和金军正面交锋。他们觉得金军太厉害了,自己的军队肯定不是对手,还没开打,就先在心里认输了。
其次,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大臣们分成了好几派,有的主张坚决抵抗,有的主张求和,大家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主张求和的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劝说皇帝求和。他们说什么“求和可以避免战争的损失,保住国家的太平”,实际上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另外,北宋的军队虽然人数多,但战斗力却不强。多年来的重文轻武政策,让军队的训练和装备都跟不上。很多士兵缺乏实战经验,武器也比较落后。而且,勤王部队来自不同的地方,指挥起来非常困难,很难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屈辱求和:“割地赔款,只求太平”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北宋朝廷最终选择了屈辱求和。他们派使者去和金军谈判,使者战战兢兢地来到金军大营,向金军将领献上了求和的条款。条款里包括割让大片土地给金国,赔偿巨额的金银财宝,还要向金国称臣。
金军将领看着这些条款,笑得合不拢嘴,心想:“这北宋朝廷也太好欺负了,我们还没怎么打,他们就主动送上门来求和。” 他们毫不客气地接受了这些条款,北宋就这样在屈辱中签下了求和协议。
开封被围,北宋明明有二十万勤王部队,却选择屈辱求和,这是一段充满无奈和悲哀的历史。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王朝在危机面前的软弱和无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