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改革影响广而传(2 / 2)

“表面上是说改革耗费巨大,地方无力承担,实际上是担心改革削弱他们的兵权。”徐凛风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这三地互为犄角,一旦他们联手对抗朝廷,后果不堪设想。”

顾长渊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脑海中浮现出前世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他深知,这种地方势力联合,看似强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只要找到突破口,便可分化瓦解。

“凛风,”顾长渊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精光,“这三地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各有各的算盘。江南富庶,更注重经济利益;西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向来骄横跋扈;西北民风彪悍,但常年受外敌侵扰,对朝廷的依赖性更强。”

徐凛风眼中一亮,他明白了顾长渊的意图。“主公是想……”

“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顾长渊斩钉截铁地说道,“江南重利,我们可以从经济利益入手,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换取他们在改革上的支持。西南自恃地利,我们可以示之以威,派兵驻扎边境,震慑他们。至于西北,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军事援助,帮助他们抵御外敌,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接下来的几天,顾长渊开始积极部署。他亲自起草一份奏折,请求皇帝给予江南地区更大的经济自主权,并承诺在改革后,江南的税收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他调遣精兵前往西南边境,摆出一副随时准备进攻的姿态。他还下令加大对西北地区的军事援助,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指导。

这一系列举措,迅速在三地引起了不同的反应。江南的地方官员看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开始动摇,他们私下里与朝廷接触,表达了合作的意愿。西南的将领虽然嘴上强硬,但看到朝廷的强硬态度,也不禁心生忌惮。西北的将领则对朝廷的援助感激涕零,表示坚决拥护改革。

地方势力的联合,开始出现裂痕。

江南的官员率先倒戈,公开表示支持改革。西南的将领看到大势已去,也只得勉强同意。只有西北,依旧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顾长渊知道,西北是关键。他决定亲自前往西北,与当地的将领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他带上几名亲信,星夜兼程赶往西北。一路风尘仆仆,顾长渊丝毫不敢懈怠。他知道,此行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大启王朝的未来。

到达西北边境后,顾长渊立即与当地的将领马将军会面。

“马将军,”顾长渊开门见山地说道,“我知道你对改革心存疑虑,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改革是为了让大启王朝更加强大,是为了让我们的军队更加强大。”

马将军看着顾长渊,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顾大人,你的决心我看到了,但……”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顾长渊打断了马将军的话,“你在担心改革会削弱你的兵权,你在担心……”顾长渊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转向窗外,远处,一骑快马正飞驰而来……尘土飞扬中,一骑快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信使几乎是滚下马鞍,双手颤抖着呈上一封加急文书。顾长渊迅速拆开,脸色骤变,西南边境突生变故,蛮族部落联盟撕毁协议,大举进犯!

马将军也看到了顾长渊的神色变化,心中一紧,“顾大人,发生了何事?”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将文书递给马将军。马将军看完,眉头紧锁,西南战事吃紧,这无疑是对改革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他原本的犹豫和顾虑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他戎马一生,对大启王朝忠心耿耿,绝不容许外敌入侵。

“顾大人,西南战事紧急,老夫这就点兵出征!”马将军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顾长渊拦住他,“马将军,西南战事固然重要,但改革也刻不容缓。两者必须兼顾,方能保全大启江山。”他目光炯炯,语气沉稳而有力,“如今朝中反对改革的声浪越来越高,西南战事一起,他们必定会借机发难。我们必须尽快稳定局势,才能集中精力应对外敌。”

马将军看着顾长渊,心中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位年轻的官员,在如此危急的关头,依然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这份沉着和果敢,远非常人所能及。他原本以为顾长渊只是个纸上谈兵的书生,如今看来,他大大低估了这位年轻人的能力和魄力。

“顾大人所言极是,老夫愿全力配合改革,稳定军心。”马将军郑重地说道。他深知,顾长渊的改革是为了大启王朝的长治久安,是为了让大启的军队更加强大。为了这个目标,他愿意付出一切。

接下来的几天,马将军积极配合顾长渊,稳定军心,推行改革。他亲自走访各个军营,向士兵们解释改革的意义,并以身作则,带头执行新的军规。他雷厉风行的手段和在军中的威望,迅速平息了士兵们的疑虑和不满,改革的推行也变得异常顺利。

顾长渊看到马将军如此尽心尽力,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马将军的支持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他原本担心马将军会因为保守思想而阻碍改革,没想到马将军不仅没有反对,反而主动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分担了他的压力。

“马将军,多谢你的鼎力相助。”顾长渊真诚地说道。

马将军笑了笑,“顾大人不必客气,这是老夫应该做的。老夫戎马一生,为的就是保家卫国,如今大启面临内忧外患,老夫岂能袖手旁观?”

顾长渊和马将军并肩作战,改革的步伐稳步推进。江南、西南、西北三地的军队,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接受了新的制度。改革的成果开始显现,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地方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就在一切看似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一封密信送到了顾长渊手中。信中只有一句话:“我们手中握有秘密武器,足以让你的改革功亏一篑。”落款是一个陌生的符号,如同毒蛇吐信,阴冷而诡异。顾长渊握紧手中的信笺,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