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周队,不用安慰我了,你刚才也看到了,敌人的飞机跟火炮都集中轰炸了我们的藏身地点,这就是李保长这个汉奸这几天搜集来的情报出卖了我们。否则的话,我们的工事在地下,他们怎么可能打的那么准。这些兄弟都是因为我的。大意而死,我只有到地下向他们谢罪。而你们一定要坚持到底,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胜利的,会把鬼子赶出我中华大地,你们一定要加油。”说完,他的手松开了。
来不及掉眼泪,我们赶紧又组织反击。化悲痛为力量,终于打退了这次敌人这这次进攻。
可是,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在敌人一次一次的进攻中,我们不得不放弃了八道楼子阵地,把制高点拱手让给了日本人。日本人占领了八道楼子之后。他们的优势就更大了,可以居高临下的向我们射击。我们退至南天门附近,南天门可以说是通往北平的最后一道门户,重要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我们在南天门防线附近战斗的非常艰苦,牺牲了很多人。
古北口陷落,南天门成为通往北平的最后一道门户。后来又来了一个师增援驻守南天门,听说他们的师长叫刘戡,日军战前很轻视我们,叫嚣扬言“一星期之内攻下南天门阵地”,然而四月二十日开始,我们打退了日军数次进攻,四月二十五日更是成为了“绞肉机”的一日,伤亡超过三千多人,此为“九一八”事变以来所少有的战况。而我们由于缺少反坦克武器,伤亡惨重,师长刘戡甚至将卫生兵、炊事兵都组织起来投入战斗,我们浴血奋战、坚守阵地十六天后,于最终阵地还是被日军攻占,眼看几天前还装备精良的部队,损失惨重,刘戡师长拔枪准备自杀,以身殉国,被参谋长符昭骞等人夺下枪支。退后休整的另一个师师长郑洞国率部星夜弛返前线,向日军发动反攻,以夺取丢失的阵地。郑洞国因兵力单薄,多次反攻失利。在这紧要关头,为示必死的决心,他脱掉军衣,只着白衬衫,提着手枪,亲自率领部队冲锋。官兵们见状士气大振,个个争先与敌拼杀,一时杀声震天,硬是将敌人击退了。
我军以伤亡八九千人为代价,毙伤敌五千余人,给予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以以极大打击。至五月中旬,中国前线各军终因伤亡惨重、后援不继而先后节节抵抗后撤,我军撤退后,长城抗战形势急转直下。五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决定同日本妥协,接受停战谈判,结束长城抗战。何应钦下令放弃长城,全线后撤至昌平、沙河一带,长城作战宣告结束。由于遭到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顽强抵抗,再加上其他原因,日军未像九一八那样长驱直入进占北平,中日双方签订了《塘沽协定》(停战协定)。到一九三七年前,长城一直是双方默认的军事分界线。至于一九三七年发生了什么,我想每一个人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这个,我们以后再说。民国政府的局部妥协拖延了华北战争的爆发,从而为中国军队加紧备战来组织抗日行动而赢得了时间。
长城抗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认为首先,各派系将帅不和。长城抗战是中央军首次与地方军阀共同抗日,但是东北军对中央军并不信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中央政府一直非常弱势,各大军阀都是各地的土皇帝,地盘意识非常强烈。第二,地方军阀战斗力差,各个防区相继失利,气势上敌强我弱。第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敌我装备相差悬殊。国军中不乏英勇作战的名将和士兵,当时的中国是农业国,工业落后,最大的工业基地在东北,可是已经丢失了,而且东北军撤离之前,没有搬走亚洲最大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之前的中国军阀混战此起彼伏,中央军财力不足,没有能力进口先进武器装备。而当时的日本已经是亚洲最强工业化国家,自己能独立制造各种武器装备,一些武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武器悬殊情况下,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也无法有效打击日寇。长城抗战后,南京国民政府大力采购德国武器装备,邀请德军顾问训练中国军队,慢慢的中日武器装备、训练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