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些香味扑鼻的小吃,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喜欢。
霍卓然对着石碑行着注目礼:
“这附近只能开小吃街,而且这里开小吃街的要求很严,不仅要食材新鲜,还要价格亲民。”
“张老和袁老是很好的朋友,那时候这边封闭,袁老的粮食进不来,只能从欧美花大价钱进口。”
“起义成功后,欧洲佬再次提高了价格,高额的生活成本也是压迫港岛百姓的重量之一。”
“张老那时候再次入港,带着袁老的粮食进入港岛,保证了港岛人的饮食生活。”
他指着公园下面一个封闭的小港口:
“当年,第一批粮食就是从这里过来的,这里的广场叫解放碑纪念广场,周围的小吃街,叫做粮道。”
“不仅是纪念当年的情况,也是纪念二老的友情。”
王加伟买了一碗咖喱鱼蛋饭过来递给陈奇:
“试试看,港岛最低物价,这一碗,十块钱。”
陈奇接过,刨了一口伴着辣咖喱的米饭入口,味道没有多么惊艳,但他能吃出这碗饭的用料十分扎实。
哪怕放在内地现在的物价,也不止十块钱了:
“不容易啊。”
这一碗饭,十分不容易,不是说它价格不容易,而是当年回归初期的不容易。
陈奇安静的吃着饭,感受着周围的和谐,似乎他看到了旁边碑上的张维心露出了笑容,欣慰的看着这和平的一幕。
霍卓然这时开口:
“还有一个,那就是张老的雕塑,看向的地方是祖国,他的家乡,也是我们的家乡。”
陈奇看向雕塑面朝的方向,宽阔的海道对面,赫然能看见一排排红色的旗帜随风飘扬。
王加伟感慨:
“据说,当年因为签证关系,张老只能一个人过来,他在这里冒着风险演讲,他的妻子就在对岸站着。”
“要是真有社团的人把张老怎么了,她也准备直接跳海去陪他,万幸最后的一切都是好的。”
“唯一遗憾的就是...张老没能看到港岛回归。”
陈奇听完,也吃完了手里的饭:
“不,他看到了。”
他目光回到了张维心雕塑身上:
“他一直都在看着,不只是这里,还有训练班。”
王加伟笑道:
“也是....对了,你的第二个大类,应该也可以通了。”
陈奇吃完饭,米饭的香味在口腔蔓延,加上周围的孩童笑声,他脸上也不自觉的浮现出了笑容。
也是这一刻,他的四大类情绪【乐】,开始疏通。
没有什么,是比家国安康更值得快乐的事情了:
“啊,通了。”
王加伟打了个响指:
“那么,下一站走起,准备疏通你的第三个大类情绪。”
陈奇把饭盒丢垃圾桶里:
“走吧,第三个疏通的是什么。”
王加伟声音变得有些平淡:
“疏通你的【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