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子看着恭敬在一旁的曹逸,略作思索,作诗一首:
“曹生志高远,逸才耀堂前。
学富文章秀,名成耀祖先。
县试征途漫,心坚志不迁。
待君金榜日,荣耀满乡田。”
众人听后,纷纷叫好。王路率先激动地站起身来,双手用力鼓掌,大声说道:“夫子这诗真是精妙绝伦!把曹兄的志向和才华描绘得淋漓尽致,实在是妙啊!”
陈玉轩也跟着不住地点头,眼中满是钦佩之色,赞道:“每一句都寓意深刻,饱含着对师兄的美好期许,令人拍案叫绝!”
杨傅同样兴奋不已,满脸通红地说道:“此诗韵律和谐,意境高远,夫子真乃大才!”
二爷笑容满面,拱手向李夫子说道:“夫子这首诗,无疑是给逸儿最大的鼓励,多谢夫子!”
二娘也跟着说道:“夫子文采非凡,这诗真是太好了!”
三姐在一旁轻轻鼓掌,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
曹逸更是感激涕零,深深鞠了一躬,说道:“多谢夫子赐诗,学生定当努力,不负夫子厚望。”
随后,大家围坐在一起,神情放松,开始畅所欲言地一起聊起了学堂生活。
王路兴致勃勃地说道:“在学堂里,每日与同窗们一同探讨学问,虽然辛苦,倒也十分有趣。尤其是那次诗词大会,大家各显神通,真是精彩极了。”
陈玉轩笑着接过话茬:“还有那次先生讲学,讲的是古代先贤的智慧,让我受益匪浅,至今都记忆犹新。”
杨傅也说道:“是啊,学堂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不过,有时候因为课业繁重,也会感到有些压力。”
曹逸感慨地说:“但正是这些压力,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
李夫子微笑着点头:“你们能有这样的感悟,甚好。学堂生活是你们积累知识、结交挚友的宝贵时光,要好好珍惜。”
众人纷纷应是,继续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在学堂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回荡在屋中。
突然,王路像是想到了什么,神色略微黯淡下来,说道:“年后曹兄就要准备县试,怕是有段时间不能在学堂见到曹兄了,还真有些不习惯。”
陈玉轩也跟着点头,叹道:“是啊,以往在学堂,师兄总是能给我们许多帮助和启发,想到之后的日子里没有师兄在身边,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杨傅说道:“不过这也是曹师兄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我们应该为他高兴。”
李夫子安慰众人道:“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相信曹逸定会在县试中取得佳绩,届时再回学堂,定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众人听了,神色这才舒缓了一些,又开始说起对曹逸的祝福和期待。
曹逸先是向王路、陈玉轩和杨傅抱拳失陪,然后转身走进里屋。不一会儿双手捧着几本用蓝色绸缎仔细包裹着的书籍走了出来。
他走到王路身前,轻轻地将书籍递过去,说道:“王路,这是我为你挑选的书籍,希望对你的学业有所帮助。”王路赶忙伸出双手接过,手指碰到曹逸的指尖,感到一阵温暖。
接着,曹逸又转向陈玉轩和杨傅,他微微弯腰,将手中剩余的书籍分别递到他们面前,眼神中充满了真诚和期待。
王路接过书籍,感激地说:“曹兄,多谢你的心意,我们定会好好研读。”
陈玉轩和杨傅也连连道谢。
二爷则微笑着对李夫子说道:“夫子,您稍等。”
说完,他朝着书房走去。过了片刻,二爷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幅用红色锦盒装好的字画走了出来。他步履稳健,来到李夫子面前,恭敬地递上字画,说道:“夫子,这是一点薄礼,感谢您对逸儿的教导。”
李夫子连忙推辞:“曹兄,您太客气了,教导学生本就是我的职责。”
二爷坚持道:“夫子,您就收下吧,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李夫子这才收下字画,说道:“那老夫就却之不恭了,今后曹逸的学业还需多多费心。”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到了分别的时候。
王路站起身来,有些不舍地说道:“曹兄,今日相聚甚欢,可终有一别,待你县试高中,我们再相聚庆贺。”
陈玉轩也说道:“师兄,你可要好好准备县试,我们都等着你传来好消息。”
杨傅拍了拍曹逸的肩膀:“保重,曹师兄。”
曹逸拱手向众人行礼:“诸位同窗,今日多谢大家前来,咱们后会有期。”
李夫子也起身说道:“曹逸,莫忘初心,努力备考。各位同学,也都要勤奋向学。”
二爷和二娘在一旁说道:“大家慢走,有空常来。”
三姐则帮着曹逸将大家送出门口。
众人在门口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各自离去。曹逸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