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各自心意昭然若揭(1 / 2)

他摆了摆手,示意前头的罗成撤去盾牌,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声音低沉说道:“陆远,我奉朝廷诏令前来追剿方杰叛徒,你不但包庇纵容,现今还带兵来袭,难道想 ** 么?”

不等陆远回应,周云语气转而严厉,骂道:“方杰逆贼,早早伏地求饶还则罢了,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面对周云步步紧逼,方杰内心恼怒难消,但也不敢反驳。

前面毕竟还有陆远在,若是贸然开口,必定背上目无尊卑之名。

而这恰恰是身为儒士的陆远极为重视之处。

陆远摇头轻笑,道:“周云小子,莫要以朝廷诏书威胁于我,今时今日奸佞掌权,天子自身难保,所谓诏令不过是曹操私心,哪是天子本意?枉你还身为汉室宗亲,不谋国事反而犯我边境

战场之上,两位将士奋勇向前,一者骑战,一者步斗,双方杀意高涨,气势冲天。李铁锤孤身应对两人,威风凛凛,连续七十回合过去,气息依然平稳。

而张贤望着赵明的部下表现,内心的震惊难以言表。他原以为己方征家兄弟已是本地武艺顶尖的人物,平日里也是自己争取拉拢的对象。

张贤虽推测过对方的实力或许强劲,但从没想过竟至如此地步。毕竟是一对二的局面啊,但结果却是以少胜多,这差距未免太大了些。

围观士兵也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与之前的喧哗完全不同。他们实在难以相信昔日众人仰慕有加的征家兄弟也有如此窘迫的时候,似乎落败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相反,赵明这边却欢呼连连,锣鼓喧天。不仅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们欢腾不已,就连新近入伍的降兵也纷纷高声呐喊起来。每个人都想跟随一位勇敢无畏的将军,每个人也都盼望着持续胜利的征程,这就需要领袖自身具有足够的战斗力作为保证。

此刻张贤面色深沉,昨日交战虽然占得些许优势,但那是因为突然袭击的缘故,而且行军途中的疲惫也让士气有些消退。今天征家兄弟已然养精蓄锐、全力应战,可局势依旧胶着异常。显然这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体力问题,而是不可忽视的巨大差距。

“技不如人!”这个念头在征家三兄弟心头同时涌起。此时的他们在意识到自己过往的傲慢何等荒唐时感到了莫大的羞辱。或许在交州,没人可以挑战他们,可在大汉广阔版图内,他们的这点能耐实在是微不足道。

随着信心渐渐消弭,征家兄弟的力量也不知不觉间削弱了不少。

张贤虽不懂武艺,但对于局势却能明察秋毫。眼见征家三人节节后退,自然不愿见到他们就此溃败。毕竟一旦失利不仅会影响军队士气,若三人遇害,谁又能够驾驭那些骄横不驯的越族部众?

他身为一方豪杰固然威信颇丰,可这种威严并非基于真诚的认可,更多来自对权力的屈服。这便是他与越人的关系现状。

有着敏锐眼光的士武也清楚预见征家败亡的命运就在眼前。而今唯一还能支撑着三人坚持作战的精神动力,可能仅仅是因为身为战士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了吧。

事实上也是如此,作为越人公认的勇士代表,他们宁愿光荣就义也不会轻易选择耻辱的逃生路线。

“无法继续等待了!”

张贤面色更加阴冷,立刻命令:“速速传令全军出征,尽全力营救回征家兄弟!”

同样地,另一指挥官也迅速行动,带领先锋三千余人迅速前驱救援。

其余士兵看见,顿时齐声呐喊蜂拥向前,展开猛烈冲锋。

而对面,赵明冷笑一声,手中红旗所指,原本热血昂扬的士兵再度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随即排列有序向敌人推进。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征家三兄弟趁机后撤,通过巧妙翻滚动作摆脱围攻成功退回本阵,显现出非凡灵活度。

尽管如此,面对突如其来的两箭及巨斧斩击都凭借迅捷身手化解危机。

追击者刚要再进,却被赵明强行叫回,只因敌人后续援兵正从四面赶来包围。

发现敌人大军全面发动攻势之后,赵明确实不再恋战,下令全队缓缓退出战场并将整体部队交给经验丰富的陈诚来负责统筹指挥事宜。

陈诚依照惯例敲响退阵锣鼓,并保持部队整齐撤退避免造成恐慌氛围蔓延。士兵听到信号则立即按照预定规划稳步向城楼位置转移。

此刻观察整个局势演变过程让敌主谋始料不及:居然有人能做到于混战之中还保维持良好的秩序状态——非历经无数次严格操练别想达成如此境界。

张贤不禁反思:自起事之初算起,这支队伍究竟是如何培养出如此强大的素质?每日勤加训练固然可能但实际成本太高昂且现实困难重重根本无法实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