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的事情暂时解决之后,李承乾继续把目光放在建设上。
江南问题尘埃落定,一道圣旨再次震动天下。
“传陛下圣旨,废除禁海令,开海!”
这道圣旨传出,沿海百姓喜极而泣,纷纷跪地高呼皇帝圣明。
这禁海,是朱元璋干的。
当时正是倭奴南北朝内战时期,大量因战争流离失所的倭奴流亡海上,形成了最早的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侵扰的倭寇。
这些倭寇与被朱元璋击败的张士诚、方国珍等人余部相互勾结,在这些汉奸的内应下,对明朝新生政权的海防提出了挑战。
为了防止新生政权再次出现分裂,朱元璋只得于洪武四年正式颁布了禁海令,禁止沿海渔民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并同时限制外国商人到大明从事贸易。
但这已经是大明闭关锁国的开始。
寸板不许下海,又限制海外贸易,妥妥的闭关锁国。
听说是因为北元虎视眈眈,大明无法分心兼顾海外,所以只能下令禁海。
可是廖永忠不就是水师好手吗?
让他常驻沿海,组建水师,保卫海疆太平不就行了吗?
大明杀了那么多贪官污吏,抄了那么多官员的家,从里面挤一挤,一笔训练水师的费用也出来了吧?
廖永忠还只是个侯爵,对大局没有太大影响。
不过……可能是老朱防备心太重。
因为廖永忠帮朱元璋沉了小明王,不把廖永忠放在眼前不行。
万一廖永忠去了沿海,在海上割据一方咋办?
万一来个听调不听宣怎么办?
万一自己强令廖永忠回来,廖永忠以小明王这事儿威胁,那老朱时候妥协还是不妥协?
妥协,就只能任由廖永忠做大。
不妥协,他让廖永忠沉了小明王,以臣弑君这事儿就瞒不住了。
到时候闹得天下皆知咋办?
而且组建水师,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且还不收一次性的。
所以干脆直接禁海,牺牲点沿海百姓利益,保住大明利益。
反正能在海边捕个鱼,也饿不死。
饿不死就行了呗,还要啥自行车。
而且老朱还对百姓说,饿死其实是好事儿。
朱元璋的洪武大诰中说,饥谨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设使被兵所逼,仓惶投崖,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
这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饿死其实挺好的。
毕竟老朱也不拿百姓当人看啊。
如果老朱拿百姓当人看,洪武年间哪来的那么多场农民起义?
除了这些,朱元璋还禁止大家穿靴子,除了北方特别寒冷的地方可以穿牛皮直缝靴。
要是下雨天,普通百姓只能用油纸伞,不能用更高级的,否则就是僭越,大逆不道。
更无语的是,朱元璋对于女子的发型都有严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