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想到一件事情,或许有点帮助。
“知县大人的母亲谢夫人,一心向善,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吃斋念佛,还经常去静心寺礼佛。
这个月的十五,也就是明天,谢老夫人也要到静心寺去,由我带人送她过去。
今天下午咱们就把粥棚建好,明天老夫人经过城门口,我再逮着机会跟她说说这个事。
俗话说,救人一命,就跟建浮屠是一样的。
城外这么多难民,救下他们,得造多少浮屠。
与其每个月到寺庙添香油钱捐功德,还不如把钱拿来买米,让流民有口吃的,老夫人应该会答应的。”
李时俭的眉头微微一动,这确实是个办法,只不过此举也只能解燃眉之急。
“附近有寺庙?”
“有啊,出城三十里就有一座静心寺,听说挺灵验的,有不少人会去进香拜佛呢。”
“看来有空我也得去看看。”
曹光很讶异,没有料到他竟然会对这个感兴趣。
“你跟弟妹成亲这么多年,都没有孩子,是该去好好拜一拜。”
李时俭:……
曹大哥说话,往往都让人没法接。
他去寺庙办的是正经事,并不是为自己求这些事。
“曹大哥,此事就劳烦你多费心了。”
“这都不叫事,有什么好谢的?
说实话,每次进出城门看见那些流民,我心里也怪不得劲儿的。
特别看见那些孩子,饿得嗷嗷叫,我就想到自己家里的孩子,能帮他们一把也不错。”
“曹大哥就是心善。”
曹光笑得憨憨的,“很少有人会这么说,你可真是慧眼识珠。”
“曹大哥,你确实担得起侠骨仁心四个字。”
曹光被夸得都有点飘飘然了。
“李老弟,你真不愧是读书人,夸起人来让人心里就是舒坦。
来来来,不说别的了,先吃饭,可别浪费了弟妹的心意。”
“曹大哥,你多吃一点。”
“弟妹的手艺,我是得好好尝尝。”
张蔓月这边已经到码头摆摊了,这次除了她跟宋飞霜,叶明秀和李青芸也被她叫过来帮忙。
以后等到她们熟悉了,她准备把摊子扔给她们,自己就可以做点别的事了。
叶明秀还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紧张得心里直打鼓,躲在宋飞霜的身后。
她感觉老是有人盯着自己,怎么做都觉得不舒服。
宋飞霜看见她这么紧张,安慰道:“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一会儿人过来,你只管收钱打饭就是。”
叶明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总怕自己会做不好。”
“你不用担心,很容易的,一会儿你跟着我做就行了。”
没过一会儿,就有人过来吃饭,宋飞霜收了钱,拿出一个大海碗打饭,交给张蔓月的时候说“两肉一素”。
那客人要了扣肉和红烧肉,还要一份素菜,就端着碗去找个桌子坐下吃饭。
叶明秀看见他们动作这样行云流水,半点功夫都不耽误,有些放心了。
看起来还挺简单的。
原来做生意这么简单吗?
有熟客过来,看见了两张生面孔,就问张蔓月是怎么回事。
张蔓月笑着跟他们说道:“这是我婆婆和我大姑子,脸皮薄得很,你们以后多照顾她们,可不能跟人开玩笑,她们可不比我脸皮厚。”
那些人哈哈大笑起来,“不敢,我们可不敢。”
他们说的是真心话,这两个人一个是她的婆婆,一个是她大姑,也就是说,她们是李主簿亲娘和亲妹子。
他们长的不是铁胆,哪敢随便跟她们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