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明说,\"他们在尝试远程意识传输。用游轮上的设备采集数据,然后传给科研船进行处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bc-137房间会消耗那么多电力。\"技术员说。
\"还有那些制冷系统。\"张琳补充道,\"量子设备需要超低温工作环境。\"
李明看着跳动的波形:\"现在问题是,如何才能破译这些信号。\"
\"我试试从同步信号入手。\"技术员说,\"如果能搞清楚数据包的结构......\"
就在这时,警报突然响起。
\"发现异常!\"技术员喊道,\"信号源突然加速移动。正在脱离监听范围。\"
\"方向呢?\"
\"偏东北方向。航速......20节左右。\"
\"往哪去?\"
技术员在海图上比划:\"按这个航向,他们是在前往......\"
他突然停住了。
\"太平洋公海。\"李明说,\"那里没有任何管辖权。是个完美的实验场所。\"
\"要通知海警吗?\"
\"不行。\"李明说,\"我们没有公海执法权。而且......\"
他指着频谱图:\"信号突然增强,说明他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的监听。现在打草惊蛇,可能会让整艘游轮都陷入危险。\"
\"那怎么办?\"
李明沉吟片刻:\"让我想想......既然他们用了俄罗斯的设备......\"
他拿出通讯器:\"帮我接国际刑警联络处。\"
几分钟后,通话接通了。
\"陈队长,我是李明。关于奥林匹亚号的案子,需要你帮个忙。\"
\"说。\"
\"查一下NK-137-INt这家公司在俄罗斯的分支机构。特别是......\"他看了眼资料,\"它和一家叫'北极星'的通讯设备公司有什么联系。\"
\"北极星?\"对方顿了顿,\"等等,这家公司我有印象。去年在海参崴办过一次技术交流会。\"
\"谁主持的?\"
\"一个姓吴的专家。\"陈队长说,\"好像是......\"
\"吴天雷?\"
\"对,就是他。\"陈队长说,\"当时他还特意强调要用俄罗斯的通讯设备。说什么'特殊实验需要'。\"
\"需要多长时间能查到详细资料?\"
\"给我两小时。\"陈队长说,\"我认识海参崴港务局的人,可以帮忙查设备进口记录。\"
\"太好了。\"李明说,\"对了,最近海参崴港有没有大型游轮靠泊的计划?\"
\"让我看看......\"电话那头传来翻动文件的声音,\"有一艘。三天后抵达。靠泊时间......48小时。\"
\"船名呢?\"
\"奥德赛号。\"陈队长说,\"等等,船东好像就是NK-137-INt......\"
\"果然。\"李明说,\"他们在为游轮准备补给港。\"
\"你的意思是......\"
\"奥林匹亚号很可能会在公海上换旗。\"李明说,\"以奥德赛号的身份进港补给。\"
\"这么说我们还有机会?\"
\"是的。\"李明说,\"但必须在他们靠港前就布置好。否则一旦补给完成......\"
\"明白。\"陈队长说,\"我这就联系海参崴的同事。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过来?\"
李明看了眼手表:\"明天一早的航班。\"
挂断电话,他转向张琳:\"收拾东西。两小时后出发。\"
\"这么急?\"
\"必须赶在他们前面到达。\"李明说,\"在港口布置好后,还要去找那家'北极星'公司。我很好奇,吴天雷当年在那里到底做了什么实验。\"
就在这时,技术员突然喊道:\"有情况!\"
显示屏上,一串刺耳的杂音过后,一段清晰的声音传了出来:
\"NK-137呼叫极光号。样本状态正常,开始第二阶段。请确认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