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诗句不只是普通的抒情。\"专家调出详细扫描结果,\"每个字都隐藏着某种编码。\"
现场保留的冰墙已经被特制的保温设备完整封存。在紫外光下,那些看似普通的文字开始呈现出奇特的光谱。
\"像是某种量子态记录。\"专家分析说,\"北极幽灵可能是把自己的意识碎片编码在诗句里。\"
李明仔细观察着字迹:\"这种写法很眼熟。\"
\"对。\"张琳说,\"和二十年前NK-137实验基地的墙上发现的文字一模一样。\"
专家迅速调出档案比对。果然,最早的实验记录中就提到过这种特殊的\"诗句密码\"。据说是实验体在量子态转换时自发产生的表达方式。
\"他们在尝试记录那种超越性的体验。\"专家解释说,\"因为普通的语言无法描述量子态的感受。只能通过这种半诗半谜的方式......\"
\"暗示深层含义?\"
\"不只是暗示。\"专家说,\"你们看这些字的排列方式。每个词组都对应着一个量子态的特征。比如这里......\"
他指着第一首诗的开头:\"永恒冰封不休\",解码后的数据显示这正是绝对零度下量子态的稳定参数。
\"厉害啊。\"张琳赞叹,\"把科学数据编码成诗句。\"
\"而且不只编码这么简单。\"专家继续分析,\"这些诗句本身就具有量子特性。在不同的观测角度下会呈现不同的含义。\"
确实,当他们改变扫描角度时,同样的文字开始显示出新的信息。那些优美的意象背后,隐藏着大量技术细节。
\"这简直就是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专家惊叹,\"记录了NK-137最早期的量子态研究。包括......\"
他突然停住了。在某个特殊角度下,诗句组合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预言:
\"十二月月圆夜,
太空云开时,
量子共鸣起,
众生入轮回。\"
\"什么意思?\"
\"让我查查历法......\"专家快速计算,\"下个月圆之夜正好是冬至。而太空站的轨道显示,那天会和某个特殊位置重合。\"
\"什么位置?\"
\"NK-137在太空部署的量子通讯网络的核心节点。\"专家说,\"一旦月光、卫星和地面站形成三角共振......\"
\"会发生什么?\"
\"理论上说......\"专家思考着,\"这种大规模的量子共振可能会影响所有的实验体。包括那些已经解离的量子态。\"
\"比如北极幽灵?\"
\"对。他的意识碎片虽然看似消散,但很可能只是进入了更微观的量子态。一旦发生共振......\"
\"就会重新聚合?\"
\"而且可能比之前更强大。\"专家说,\"因为这次是自然形成的量子场,不是人工诱导的实验环境。\"
正说着,冰墙上的诗句突然开始发光。那些字迹像是有了生命,在不同的量子态之间快速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