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有了河西军的存在,李茂贞这位凤翔、陇右节度使也能够乖巧许多。
不至于时不时就带着麾下的精兵,来到长安城下炫耀武力。
当天,李晔就在含元殿上接见了归义军使者,册封张承奉为河西节度使,南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又为张承奉赐名张尽忠,希望他不忘其父临终前的教诲,矢志尽忠报国。
敦煌张氏出自南阳张氏,至于南阳郡开国公,这本就是张承奉的祖父张议潮当初的封爵。
唐代爵位,非嗣王,降等承袭,三世而终,在张议潮、张淮铨、张淮鼎之后,自然轮不到张承奉。
有朝臣在离开含元殿后,与好友感慨道:
“东有全忠,西有尽忠,乱世之中,能有这二位忠臣,真乃大唐之幸,社稷之福。”
此时的朱全忠,也就是朱温,对待朝廷还算恭顺,并没有辜负唐僖宗为他赐下的全忠二字。
起初,归义军使团奉命入京,并没有对请封河西节度使一事,抱有太大的期望。
毕竟张淮深东征,连克肃、甘、凉三州,三拨使团入朝请节,依旧一无所获,最终苦苦盼了二十年,才得到一个沙州节度使。
如今张承奉仅仅收取甘、肃二州,却能够如愿以偿,可见,一个人的发展不仅要看个人的奋斗,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张承业因为曾经出使河西,在张承奉银钱的运作下,再度奉命前往敦煌,为张承奉册封河西节度使。
同时,张承业本人也无需回朝,他将顺势出任张承奉的监军。
李晔早就有心向各地派遣监军,经历过三镇之乱后,无疑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不止河西军,就连河东、宣武、凤翔等强藩,也统统派遣了宦官前往任职。
张承业并不知道张承奉志向的真假,但如果他能够克复凉州,获得各族支持,整合河西之力,无疑也将跃居强藩之列。
有河西军的存在,李茂贞断然不敢无礼于天子,逼凌朝廷。
同时,张承业自觉与张承奉相处愉快,因此,张承业欣然领命,跟随归义军使团出发,前往河西赴任。
当然,如今的归义军使团,应该更名为河西军使团。
李茂贞在长安广有耳目,张承奉受封河西节度使一事,自然瞒不过他。
朝廷此举,暗藏的险恶用心,李茂贞心知肚明。
李晔扩军,李茂贞之所以整军备战,却引而不发,是担心李克用去而复返。
他此时还不想与朝廷爆发冲突,自然不可能派人劫杀使者。
况且,劫杀使者并没有太大的用处,朝廷已经下了册封,哪怕使团没有到达敦煌,只要消息传了过去,张承奉依旧可以名正言顺的以河西节度使自居。
李茂贞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敦煌,先探一探张承奉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若他真的愚忠于朝廷,矢志东出勤王,自己也该及时调整战略,阻止他攻取凉州,将河西军扼杀在摇篮之中。
使团得以顺利穿越李茂贞的辖境,来到凉州地界,张承业更是严令使团众人,不许吐露此行的目的,是为张承奉册封河西节度使。
而此时凉州大战正酣,六谷部正在围困凉州城,更是不敢冒犯自长安而来的使团,给到张承奉东出的借口,或是惹得朝廷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