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奉面对李张氏的苦苦哀求,可以做到无动于衷,但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他始终心怀愧疚。
次日,天刚蒙蒙亮,张承奉一早出门,前去看望在庙中修行的结发妻子,却吃了闭门羹。
原因他也心知肚明,无非是李玉迎得知他与龙姬的婚期将近罢了。
张承奉身为朝廷册封的沙州节度使,自号的河西节度使,公务繁忙,也没有空闲时间留在尼庵里,苦等李玉迎开门相见。
见对方不肯见他,张承奉随即转身离去,径直来到节度使府衙,唤来范欺忠、罗通达与他们商议回鹘降卒应该如何处置。
此前,罗通达曾经押解两千余名回鹘降卒来到沙州,既然甘州回鹘如今已经归顺,这些回鹘人究竟是留用,还是放还,也该拿个主意了。
罗通达自然是建议张承奉将这些回鹘降卒尽数留下,编为骑兵。
如今占据了甘、肃二州两个牧场,不愁军马,罗通达身为司马,自然是希望归义军的武力越强盛越好。
毕竟财政负担,可不是他要考虑的,那是身为长史的范欺忠应该要操心的事情。
范欺忠旗帜鲜明的反对罗通达的意见,他认为只需要从中挑选精锐,剩余之人,应该尽数放回,以促进生产。
张承奉考虑良久,决定采纳范欺忠的提议。
他此番东征,固然从甘州掠取了大量的财富,但不可能全数运来敦煌,总得留下部分来维持甘州府衙的运转。
而战后对将士们的封赏,包括牙兵、外兵以及蕃兵,也消耗了大量的钱财。
况且张承奉计划改换治所,必须要将牙兵们的家眷一并迁出,途中的耗费,以及安置他们,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准确来说,随着东征胜利,以及秋税入库,哪怕偿还过出兵前,欠下的债务,归义军的财政也已经有了明显好转。
但还是需要张承奉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我意已决,将从降卒之中选拔四百精锐,编入回鹘义从,此事交由罗司马主持,其余降卒,尽数遣返甘州。”
罗通达领命告退,范欺忠临走前,央求道:
“使君,如今归义军已经有了三千牙兵,不能再扩充了。”
除了一千陌刀牙兵以外,包括五百龙家精骑,九百回鹘义从,以及六百名嗢末骑兵。
那些嗢末骑兵自然也被张承奉纳入了牙兵体系之中,要想让他们归心,少不得这些恩养。
三千牙兵,看似不多,但其中有两千骑兵,一人三马。
而陌刀牙兵同时也是骑马步兵,一人双马。
也就是说,除了三千将士的用度,归义军的财政还得负担八千匹军马的食用。
根据《武经总要》的数据,战马每天要吃12斤的粮食。
好在山丹马耐粗饲,不像中原军马一样娇贵,得用精饲料养着。
否则,每天光是这八千匹军马的消耗,就是将近十万斤精粮。
当然,说是粗饲,那也是以苜蓿这样的优质牧草为食。
只不过甘州存在1300余万亩的草地,而苜蓿更是广泛分布,倒也能稍稍减轻归义军的财政压力。
这也是张承奉坚持要更换治所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