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利箭火石伤不得,天人君王谁在先?(2 / 2)

黄蓉在一旁,也在思考着如何逃出。

毕竟大武小武在这儿,或许他们的守卫不那么森严,如今她和杨过到了这里,忽必烈定然不会轻易放他们而去。

他刚才看着这群人威慑,杨过的阵仗,就知道这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严实,不像刚才那般。

在人群之中,黄蓉也捕捉到了,方才是跟自己交手的八思巴,在一旁虎视眈眈,她担心今日困局,不能轻易逃脱。

看着年少有为的杨过,她也不忍让杨过折在这里。

她平复心绪,仔细思考策略。

他在思考策略的同时,忽必烈也在谋划,这样耗下去,他手里的弓箭手折损过大,他也不愿意看到。他转眼看见八思巴。

“大师。若让士兵投掷长矛,可否一试?”

八思巴点了点头。

“王爷,这倒是条妙计。我所料不错,他消耗也不小。弓箭,他能躲过。

“那长矛,如果想要这般运转自如,轻易反射回来。恐怕到时候杨过的内力消耗更为恐怖。”

得到八思巴的答复,忽必烈让人在发射弓箭的同时,派军士在旁边投掷长矛。

杨过对于长矛射来,好像更加得心应手,这时一杆长枪从他身边划过,他随手接住一根,反手扔了出去。

这根长毛在他手里射出之后无坚不摧。先是戳破了盾兵之后,又串了串糖葫芦,连串五六个人。

“你们在给我送武器吗?”

杨过一连在手中夺了四五根枪矛,朝着四五个方向投掷,又有几十个士兵伤亡。

这般恐怖的死相,由人力造成,一时之间,士兵之中有些人心惶惶。

一旁潇湘子观茶倒是细微,肚子里开始冒坏水,想出一条毒计。

“王爷,不如用投石车吧,多了也不好使,毕竟他只有一个人,那个方向;

“多了,几个投石车抛出石子,在空中相互阻碍,反而自乱阵脚。不如每个方向用两辆投石车,从四个方向将他合围。

“再怎么着,石子打过来,也不会像长矛这般锋利,一次性穿五六个人!”

忽必烈点了点头,“也好。来人,派投石车过来。同时将我要准备的火油、滚石都往这边运。”

他们考虑的重点——杨过,此刻如同他先祖杨再兴血脉觉醒一般。越打越兴奋,越杀越刚强。

“痛快!痛快!杀得贼寇万万兵,手中软剑不觉腥!”

一旁的黄蓉本来极为担忧,看着杨过这个状态,不由的心中也受到感染,只觉得一股强烈的安全感将她笼罩。

黄蓉仔细盯着杨过,她脸上说不出的复杂。

杨过感受到黄蓉的目光,在应付长矛箭矢之时,转过头来看着黄蓉。

“伯母,这段时间,你操持襄阳城上攻防大事,又跟敌人斗智斗力,比大胜关时,憔悴了许多。

“这次回去好好静养吧,我等着弟弟或者妹妹降生,你尽管放心,我的谋略心计足以对付这些人!”

杨过细看黄蓉面庞,只觉得黄蓉少了几分明媚,多了几分沧桑,不由的觉得有些心疼。

黄蓉闻听杨过的话,双手捧向自己脸颊。

“是吗?我都没发现我憔悴了许多。”

“伯母,下次别再为那两个不争气的徒弟犯险了,若是他们再闯祸,不用忽必烈,我先杀了他们!”

听见杨过的话,黄蓉没说什么,只是暗暗点头。

黄蓉抬头之时,余光一扫,发现空中竟然多了飞石。

“过儿!小心。”

杨过面对这些飞石,依旧云淡风轻。好似天上飞的是些棉絮。

“区区石子,料也无妨!”

这脸盆大小,一个足有数百斤的石头在杨过眼里,成了石子。

杨过觉得消耗内力没有硬接,是用擒龙功引向自己身旁空地。

接着用乾坤大挪移将劲力转移,运转少林大力金刚腿,朝着其他方向踢去,招架其他暗箭冷枪之时,不断将石子朝着敌人人多的地方踢去。

这少林大力金刚掌的运功技巧,练到极致既可以作为指法。

如同倚天屠龙记中西域金刚门高手打伤俞岱岩,冒充少林高手,在金银上留下指印。

当然也可以如同星爷,在后世电影中那般用作少林大力金刚脚。

如今这个时候,这个环境,倒圆了杨过的足球梦。

对于忽必烈来说,更阴的来了,杨过双手招架长矛冷剑之时,用单脚就能跟他的八辆投石车对掏,这场面看起来实在惊人。

反正杨过吞噬过巨蛇血肉,又有金刚不坏神功加身,足以做到狂踢石头不伤腿脚。

有些是踢成了抛物线,有些是直射而去令这些兵卒防不胜防,那些投掷长矛的、发射冷箭的被杨过踢的砸的七零八落。

忽必烈布置的攻势,几乎被杨过尽数化解。

冷枪暗箭已破,杨过将三尖两刃刀插在地上,随后将紫薇软剑收于腰间。

杨过空出手来,直接用双手从空中接起巨石,连砸几下,又将八架投石车全部砸毁。

一旁的尼摩星咽了口水,杨过投掷巨石所用技法,分明是他传给杨过的释迦掷象功。

这才多长时间,这门武功已经彻底被杨过玩出了花来。

此刻尼摩星不敢言语,旁边的人看他的表情,还以为是被杨过吓破了胆。

战场上。

混在后面,从密林之中归来的许多士兵,没了前边人的阻碍,看见杨过面孔,又增添了如此神威,心怀绝望地大喊道:

“这人乃是天神,不可与他作对呀!“

前面的士兵亲眼见证,射向杨过的箭矢从空中折返而归。

扔向杨过的长矛,又被杨过扔了回来,穿糖葫芦一般连穿数人。

最后连投石车都不被杨过放在眼里,扔出去的巨石,不是被踢回来,就是被杨过徒手接住,又砸了回来。

如今后面这样一喊,也是从心底里信了这话。

这短短一个时辰左右,忽必烈眼见着杨过面不红气不喘,而他的精锐士兵几乎快要哗变。

忽必烈征战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若换了其他士兵,恐怕早已造反。

ps:前两章内容已经整理完毕,都是四千字大章,大家可以刷新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