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为祂写诗,大学论仙!(2 / 2)

“在李白身上,我们窥见了唐朝的辉煌与落寞,领略了千年前的红尘风光,更结识了一个桀骜不羁,自由飘逸的灵魂。”</p>

甚至就连他的身世也带有许多传奇色彩,《旧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p>

《新唐书·李白传》却是截然不同的版本,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p>

但不管怎么说,李白这两个字注定了跌宕起伏的一生。</p>

众人不由得双目放光,就连身体也下意识挺直起来,坐的端端正正,认真倾听范铭的话语。</p>

对于这个名字,他们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毕竟小时候就是背着他的诗长大的。</p>

试问谁没有背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诗句。</p>

李白在历史上被人提过无数次,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曾流传着“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龙巾拭吐”的故事。</p>

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的人身上,恐怕早就已经死了百次,可李白却依旧能够屹立在盛唐中,那是因为他有才华和狂傲的资本。</p>

同一时期有名的大诗人杜甫曾评论李白的诗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魏颢也有言,“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p>

就连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足以可见当世之人对李白的评价有多高。</p>

毫不夸张的说,大唐少了李白,便少了气吞八方的万丈豪情;大夏少了李白,便失了流传千古的浪漫不羁。</p>

……</p>

范铭言语生动,另辟蹊径,虽然大家对于李白已经非常了解,可是经过他的解释,千年前的人物也变得有血有肉,富有“谪仙人”之称的李白跃然于眼前。</p>

“关于李白,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篇,具体已经无从考究,但是流传之久的有900多首,不知大家都喜欢他的哪些诗句。”</p>

很快就有不少学生踊跃发言,“我喜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这份傲气。”</p>

“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爽之气。”</p>

“不应该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恢弘气概么。”</p>

“你们说的这些都差点意思,大家格局都打开一点,我看应该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霸气。”</p>

“要我说最经典的还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十个字道尽思乡之情。”</p>

原本寂静的教室,瞬间变得如同菜市场一样热闹,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各抒所见,发表自己的看法。</p>

甚至还能够看到两名学生,为了争执哪一句诗最好而吵的面红耳赤。</p>

李白无论哪首诗,随便挑出一个句子,都可以堪称典范,若是非要整个,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p>

“用后世的角度来看这是李白给当朝高官韩朝宗求职信,显然过于直白,且政治不成熟,但进取之心难以掩饰。”</p>

少年时代居于蜀中,蜀山的奇峰秀丽、青城峨眉的道教风气,让李白的性格中有浪漫游侠和隐逸倾向。</p>

从《侠客行》便能够看出一二,李白崇拜的是朱亥、侯赢那样的大梁城国士,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即使这二人仅是市井之徒。</p>

战乱纷争的年代还好,至少还能体现君王礼贤下士,慧眼识珠,还能够成为一段佳话,但是盛唐不需要无双国士,这样的身份和形象会掩盖君主的光芒。</p>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首《忆秦娥》也许最能体现李白的心情吧。”</p>

咸阳古道上隔绝的声音是什么呢?</p>

也许就是是昨日的那个国士的时代之音,苏秦、张仪、季布、魏公子、朱亥、等等,那些建立了功名的国士,统统不复存在,也注定李白的理想抱负无法施展。</p>

眼前只剩下西风残照,将李白的衣袍吹的猎猎作响。</p>

胡小草见解独到,言语之间诗词信手拈来,可见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听的范铭还有齐学清瞠目结舌,可见刚才她说的话并非空穴来风。</p>

范铭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若是你现在读大学的话,我必定要把你收做关门弟子的。”</p>

齐学清也是颇为感叹,眼前女孩的一番话,就能把不少大学生给比下去了,这番眼界还有心智,就连对历史颇有钻研的他也自愧不如。</p>

见胡小草眼光独到,齐学清兴之所起,忍不住想要询问,说不定能够从胡小草口中听到不一样的答案。</p>

“那你对于《夜宿山寺》有什么想法?范教授所说的这首诗奇特之处,在于这当中的参照物,和历史上记载的似乎并不相同。”</p>

因为前面几期历史疑云的缘故,所以齐学清认为在这首诗当中也存在着历史的迷雾。</p>

故此他更倾向于那个传说,李白曾经见到了那神乎其神的道观,所以才会写下如此惊才绝艳的诗句。</p>

胡小草沉思片刻,不禁想到了龙源山的山神爷爷,她在方才的感悟中,也隐约继承了一丝历史记忆的传承。</p>

很微妙,但却很真切,让她无比确定,李白诗中所说的天人,一定就是山神爷爷吧?</p>

这世界上,也只有山神爷爷,才有这么大的本事!</p>

但这种事情她又怎么可能直言?</p>

胡小草思索片刻后,脸上露出一抹畅想神态,沉吟道:“也许有神仙能贯穿历史长河,让古人得见,才留下了诸多隐秘呢。”</p>

胡小草意有所指,但显然这世间并无人能联想到真相。</p>

看着胡小草一脸天真烂漫的样子,齐学清还有范铭面面相觑,倒是没有想到胡小草给出的答案如此出乎意料,原本以为她会像之前引经据典,却没想到剑走偏锋。</p>

看似不合常理,充满了童言稚趣,可是细想之下,完全不像是一个小孩子能够说出来的话。</p>

一时间,空气中有些沉寂,谁都没有开口说话。</p>

范铭看胡小草年纪不大,心中起了爱才之心,“我的办公室在明智楼203,若是你日后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过来请教我。”</p>

胡小草的双眼像是落了层星光,“那就多谢范老师。”</p>

到底是南川有名的历史文学系教授,不管是见识还有眼界,肯定和普通老师不一样的,这趟对于胡小草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了。</p>

三人交谈一番,眼看时间不早,到了该用午饭的时候,随后分道扬镳。</p>

齐学清准备离开,却看到桌子上有个本子,翻看一看,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迹,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精致又带着几分洒脱的感觉。</p>

“小妹妹,你的笔记本落在这里了。”</p>

齐学清抬头一看,胡小草早已离开,他连忙追了出去,只不过已经没有胡小草的踪影。</p>

而且由于到了吃饭的点,校园的人再度变得多了起来,想找寻那个小身影,着实不容易。</p>

但是没人发现,人群中,正有几个男人穿梭在道路两旁,目光不断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像是在寻找着什么。</p>

其中,带着黑墨镜的男人忍不住吐槽道:“这个胡小草,明明是个小学生,怎么喜欢跑到大学来听课?”</p>

一旁正在低头看书本的男人,实际上却是观察周围的动静,淡淡道:</p>

“也许喜欢凑热闹呢,这样也好,方便我们好下手,这个胡小草读的是寄宿,若是她在小学里面不出来,我们很难混进去,大学里面的话,就没有那么多限制了。”</p>

大学的守卫没有那么严格,还能够混进来,但是小学的话并不容易。</p>

瘦子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烟,在旁边吞云吐雾,神情有些不解道:</p>

“这次上面让我们绑架个小女孩干什么,根据调查,这个胡小草出身于山村,身上没有任何价值,也值得咱们大动干戈。”</p>

报纸男是他们的头目,名字叫做杨文,这次接到上面的指令要他们绑架一个叫胡小草的女孩。</p>

“咱们照办就是,上面自然有他们的用意。”</p>

指使杨文他们的人,就是先前海外文物贩卖组织,先前博物馆黄符,让背后首领再度起了心思,为了得到神秘的东方力量治病,再次把注意打在了龙源山。</p>

只不过先前他们派去山里几波的人都夭折,这次首领没有莽撞行动,而是颇费周折,终于打探了到了龙源山的详细消息。</p>

包括前面那些诸多灵异事件,以及后面政府的封山行动,可以说是详细无比。</p>

当然,这些消息如果有心想查,倒也并不难。</p>

但究竟是山神作怪,还是其他未知力量,这点还没有明确证据能够证明。</p>

为了弄清楚这当中缘由,首领打算从胡小草这边下手,因为从获得的情报来看,胡小草是第一个接触,也是表明这座山有山神存在的人。</p>

杨文扫视着周围,很快就发现了目标人物,在一众大学生当中,胡小草的个头还有容貌都是比较起眼的存在,更何况他们早就盯梢多时。</p>

“胡小草出现了。”</p>

他连忙跟了上去,其他人也紧随其后,不过这个时候人太多,杨文打算等胡小草走到人少的地方再动手。</p>

瘦子嘴里叼着烟头,神情有些漫不经心,“这次行动太简单了,就这么个小女孩,光是一个人就能够对付的了,还至于派遣咱们这么多人来吗?”</p>

“话也不能这么说,这也是为了保证行动万无一失,上面说了,这次绝对不能失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