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两个傻姑娘【拜谢!再拜!欠更44(2 / 2)

“和如兰妹妹切磋一下捶丸,也和明兰妹妹比一比投壶!听说墨兰妹妹的诗词也不错!”</p>

华兰笑着颔首:“她们要是知道此事,定然高兴的跳起来。”</p>

另一边的谢氏笑道:“铮铮姑娘,我娘家妹妹去了,到时还要麻烦你介绍她们认识认识。”</p>

“大娘子放心!”</p>

谢氏看着端茶过来的女使,笑了笑,道:“来,尝尝家中女使做的茶!”</p>

三人喝着茶一时无言,便也能听清了上首三位的话语。</p>

柴夫人一脸笑容的说道:“.我家的那位故旧却是想着先把他们家的几个孩子到汴京,便来信托我在京中寻座院子!”</p>

“结果,巧了!瞌睡了有人送枕头,看到大娘子的帖子,我便赶忙过来,和夫人商量此事!”</p>

一旁的吴大娘子笑道:“夫人,不瞒你说,您来之前还有人来询价呢!”</p>

柴夫人连连点头:“这么好的位置,院子也大,升迁进京的官员便没有不喜欢的!”</p>

孙氏道:“你们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p>

“哈哈哈哈!”</p>

厅堂中的众人纷纷笑了起来。</p>

“既然夫人今日说了,那这宅院我就给依您所言,给那位柴家的故旧留着,什么时候进京您告诉我一声便是!”</p>

“这可不行!”</p>

柴夫人摇头道。</p>

“没有让夫人您吃亏的说法!既然夫人今日同意,那么租赁宅院的银钱,便从今日算起!”</p>

孙氏也摇头:“这怎么行?”</p>

说着便要免除租赁的银钱,</p>

柴夫人则说,要是免除银钱,她便不租了。</p>

听着上首两位的你推我让,</p>

谢氏、华兰和柴铮铮无奈的对视了一眼。</p>

最终,在吴大娘子的居中调停之下,徐载靖的宅院被以每月一百贯的银钱租赁了出去,宅院修缮则由柴夫人负责。</p>

租赁期限暂定两年。</p>

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p>

吴大娘子看了看天色后起身告别,柴夫人和柴铮铮便也一同离去。</p>

柴夫人走的时候,还带走了徐载靖那处宅院的钥匙。</p>

挥手告别后,</p>

梁家、柴家的马车前后出了徐家大门。</p>

柴家马车中,</p>

准备放下车帘的柴铮铮,手却停在了半空中。</p>

“铮铮,怎么了?”柴夫人问道。</p>

“母亲,好像是宁远侯府的马车。”</p>

听到此话,柴夫人侧头朝外看去,正好看到一辆华贵的马车,带着一辆载着东西的平板马车朝着徐家大门走去。</p>

“应该是嫁到顾家的平梅姑娘回来了!”</p>

柴铮铮点了点头。</p>

柴夫人继续道:</p>

“好了,咱们去那宅院看看,哪里需要修缮!”</p>

“有这帮忙租赁的事情在,你怎么修缮,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p>

柴铮铮笑看着柴夫人:“多谢母亲!”</p>

去广福坊,和柴铮铮回家的方向差不多。</p>

所以去徐载靖的那处院落的时,</p>

柴铮铮还顺路去柴家,领了不少自家的女使嬷嬷,小厮仆从过来。</p>

经过五丈河上的大桥,</p>

柴家马车停在了广福坊的一处宅院大门前,</p>

柴铮铮和柴夫人带人进到了院落中,</p>

放眼看去,</p>

这宅院的确如卢家所说,打理的不错。</p>

屋舍虽有旧色,但很是干净,院子中的花草树木下,落叶落花什么的,也被堆在了一起。</p>

通着活水的池子中,水虽不多,但看得出有被维护的痕迹,不显落败。</p>

“赏这座宅院给徐家五郎,选择的人显然是用了心的!”柴夫人边看边说道。</p>

一旁的柴铮铮同意的点着头:“就是少了陈设摆件,人气烟火寡淡了些。”</p>

“不错!”柴夫人环顾四周道:“想来这宅院一直在内库手中!要是让我知道还有这样的宅院,便是三万贯,我也会出钱买下的!”</p>

拍了拍柴铮铮的胳膊,柴夫人继续道:“铮儿,你瞧远处的华阳山!咱们过去看看。”</p>

华阳山乃是汴京内城中的皇家园林,地势颇高。</p>

其上风景秀丽,</p>

九月重阳,大周皇帝多会在华阳山登高望远。</p>

柴夫人和柴铮铮带着女使仆妇进到宅院最北边。</p>

穿过一道月门,这才发现,这疑惑出声。</p>

平梅笑了笑:“为了送礼,我上午到的家,都待多久了!”</p>

载章点了点头。</p>

“你们姐夫从兴庆府,请人送回来的东西,看看喜不喜欢。”</p>

平梅说完,</p>

载章走到一旁,看着礼盒里的东西,道:“姐,我和载靖都多大了,怎么还.喜欢!”</p>

看到此景,厅堂里的人都笑了起来。</p>

平梅指着桌上一条长长的,被丝绸裹着的东西,道:“小五,这是你姐夫在定州遇到的一个原来白高的军械工匠,用遗留的材料给你制造的弓臂。”</p>

徐载靖一脸惊讶:“啊?”</p>

说着,他走上前,开始解开丝绸的同时,朝着一边的青草道:“去木屋,拿两根弓弦来。”</p>

待解开丝绸,看着包裹着的粗壮弓臂,徐载靖细细的摩挲了一下,眼中满是赞赏的点着头。</p>

一旁的平梅道:</p>

“对了,小五!这两天,我婆母说,烨哥儿的屋子里多了一根断箭!这断箭还被他郑重的装裱在一副挂画上,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么?”</p>

正在欣赏‘新玩具’的徐载靖想了想,迟疑的摇头道:“在贝州的时候,二郎他没怎么用过弓箭啊!在长垣县许是那断箭对二郎他有什么特殊意义?”</p>

听到此话的平梅点了点头:“原来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