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准备起网(1 / 2)

匆匆月余过去,5月份的鹏城,温度渐高,单衣单裤,仍有些闷热。

管委会批复,批条交易中心成立。

一座三层小楼,一楼交易大厅,二楼数据汇总分析,三楼三色预警办公室。

秦青川特意交代,拒绝“丁式”窗口。

此时,没有电脑辅助,仍是纸质办公,考虑轻工业行业,全面推行,怕是会非常忙,人员配备相当充足。

至于华彩纺织厂,秦青川明面上,什么也不管不问,只关心台账实施,以及对接三色预警,批条中心。

倒是让段海涛彻底放心,畅想着扩厂,继而原地升官,对管理层副手培养,格外上心。

5月5号,党工委扩大会议,只扩大秦青川一人。

会议室布置,简洁庄重,深褐色椭圆桌,立于正中,两侧是高背皮椅。

陈磊居中而坐,主持会议。

副书记乔玲、杨文胜、纪委委员董平利、组织委员季新和,连同秦青川参与,会议记录,由陈磊秘书潘飞担任。

环视一圈,陈磊徐徐开口。

“第一项议题,讨论价格规范全面实施,首先,由秦青川同志做简短汇报。”

秦青川坐在末尾,翻着本子,从容不迫。

“经过在华彩纺织厂,开展‘试点中试点’工作,构建台账与动态模型,以及对接三色预警和批条中心后,产品流通能够做到有迹可循,且能依据市场反馈调节生产与价格……”

待汇报完,总结道:“全面监管,已经做好充足准备。”

陈磊面带微笑,挥手示意。

“大家都说说吧。”

杨文胜轻轻一拍桌面,率先表示赞同。

“放任不管,已经两年多,市场混乱局面,进行监管,刻不容缓。况且,小秦同志已经做好充足准备……”

话未说完,乔玲笑着摇头。

“杨主任,您先稍等。我呢,对事不对人,说做好充足准备,有些夸张吧?我可听说,华彩厂有不少职工,对此意见很大。”

秦青川面色不变,侧目望去。

乔玲四十出头,齐耳短发,看着干练,说话倒是柔中带刺。

什么叫对事不对人?

言外之意,就是针对你。

什么叫有人意见很大?

直白点说,这个人就是我。

好在此次会议,本就是敲山震虎,收网第一步,秦青川自然早有预料,不觉奇怪。

“乔书记,您说的部分职工,确实属实,真有这么一小部分人,产品流向以及价格,进行监管后,没办法从中牟利,当然不乐意。”

乔玲微微扬起下巴,嘴角露出似有似无笑意,双臂枕在桌面,双手交叉。

“小秦同志,说话要负责,如果有证据,麻烦展开说说。”

秦青川侧目,看向陈磊,见对方微微点头,当即一笑。

“各位领导,这本是下一项,既然乔书记想听,那我先汇报华彩纺织厂的问题吧。”

说完,翻了下本子,继续。

“经过梳理数据得知,平均每吨布料,生产耗电量是1200度,而全厂去年总用电量是115.2万度,由此得出,理论产值应该是960吨,上报产量800吨,以及50吨用作福利,其中有缺口110吨。”

乔玲秀眉微蹙,立马反驳。

“仅仅从用电量判断,有些不严谨,毕竟,华彩纺织厂,生活区和生产区,用电可没有分开。”

“看来乔书记对华彩蛮了解。”

秦青川意味深长一声,转而又道。

“刚才所说,是根据计算,将生活区用电剔除,大致结果,要说不严谨,确实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