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每个月花那么多钱请律师,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年终奖啊?”
“现在外面好几家公司都在做mp3了,我们还能保持领先吗?”
甚至有猎头公司开始更加频繁地联系启明芯的工程师,试图利用这种不确定性来挖角。虽然核心团队依然稳定,但这种潜在的士气波动,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疏导,也可能演变成更严重的问题。
林轩的应对:稳住阵脚,内外兼修
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林轩再次展现了他作为“定海神针”的作用。他一方面要求赵晴鸢和法律团队继续在前方顶住压力,寸土不让;另一方面,则在内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军心,凝聚力量。
保持战略定力,聚焦核心业务: 他反复向全体员工强调,专利诉讼只是外部的干扰,启明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卓越的产品体验。他要求所有研发和业务部门,决不能因为诉讼而放慢脚步。恰恰相反,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加速前进!“启明二号”的量产准备、“龙芯一号”的市场拓展、“盘古”EdA的研发……所有核心项目都必须按原计划甚至超计划推进!“我们最好的回应,就是在市场上彻底打败对手!”这是林轩给出的最强音。
信息透明,及时沟通: 他要求管理层定期向全体员工通报专利诉讼的最新进展(当然,会隐去敏感的策略细节),解释公司的应对措施和信心来源,打破谣言,增加透明度。他自己也利用各种机会(如部门会议、内部邮件),与员工进行坦诚的沟通,解答大家的疑虑。
强化激励,凝聚人心: 在赵晴鸢的支持下,他不仅按时足额发放薪资奖金,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期权激励计划,将更多表现优异的骨干员工纳入其中。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公司不会因为外部的压力而亏待与自己风雨同舟的战友。他甚至亲自批准了一些团队建设经费,让各个部门在紧张工作之余,也能组织一些活动来放松身心,增进感情。
未雨绸缪,准备“b计划”: 尽管对赢得专利战充满信心,但林轩也并非盲目乐观。他私下里也和赵晴鸢、顾维钧等人探讨了应对最坏情况(比如最终被迫支付较高专利费)的“b计划”。这可能包括:进一步优化“启明二号\/三号”的成本结构,提升毛利率以吸收专利费;加快“龙芯”等非mp3业务的发展,实现收入多元化;甚至考虑在某些对专利执行不严格的地区市场,采取不同的产品和定价策略。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林轩的这一系列举措,如同一股强大的暖流,有效地抵御了来自内外部的寒意。虽然压力依然存在,挑战依然严峻,但启明芯这艘战舰,在惊涛骇浪中,并没有迷失方向,反而因为共同经历了这场风雨的洗礼,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韧。
大家都在等待着,等待着那支深入敌后的“技术考古小组”,能否带来决定性的转机。所有人都明白,这场战争的真正胜负手,或许并不在喧嚣的法庭之上,而在于那些可能早已被遗忘的历史尘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