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我们的核心优势,”他自信地说道,“第一,是我们的极致软硬件协同能力,这得益于我们世界领先的Soc设计能力和独一无二的自研EdA平台,能够实现远超对手的性能和功耗表现;第二,是我们对未来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布局(他在这里巧妙地暗示了一下触控和应用生态的重要性,但点到即止);第三,是我们更开放、更灵活的合作模式,我们愿意与全球所有优秀的伙伴——包括硬件制造商、应用开发者、服务提供商——共同构建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
他的回答,既展现了技术自信,又保持了战略模糊,让人感觉启明芯拥有“秘密武器”,但又猜不透具体是什么,反而更增加了期待感。
“赵小姐,”另一位扮演“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的银行家转向赵晴鸢,问题更加直接,“启明芯的研发投入占比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你们提到的‘下一代平台技术’,这显然是一个极其烧钱的项目。未来几年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否会受到巨大影响?你们如何保证投资者的回报?”
赵晴鸢从容不迫地调出财务模型:“这位先生,您的问题非常专业。首先,启明芯一直坚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这是我们保持技术领先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其次,正如我们招股书中披露的,‘蜂鸟’芯片在新兴市场的强劲增长,将为公司未来几年提供非常稳健的现金流和利润支撑。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保持健康盈利的同时,为下一代平台的研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最后,我们坚信,对‘下一代平台技术’的投入,将为公司带来指数级的长期回报!这才是对投资者最负责任的做法!”她的回答,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充满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未来盈利能力的强大自信。
接下来,关于知识产权风险、供应链管理、中国市场政策影响、管理团队稳定性……一个个刁钻刻薄的问题被抛出。
林轩和赵晴鸢配合默契,对答如流。林轩负责阐述战略、技术和愿景,展现出“神”一样的格局和洞察力;赵晴鸢则负责用数据、逻辑和专业的财务知识,回应所有关于风险、回报和执行层面的质疑。
陈家俊和黄耀龙等人也在必要时进行补充,展现了整个管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凝聚力。
一场模拟路演下来,扮演“魔鬼”的银行家和律师们,竟然发现自己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攻击的漏洞!他们甚至被林轩描绘的未来和启明芯展现出的实力所深深折服!
“Lin,Grace,”那位高盛的md在彩排结束后,由衷地赞叹道,“我参加过数百家公司的Ipo路演,包括很多硅谷最顶尖的科技公司。但我必须说,你们的团队,你们的战略,你们的故事……是我见过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最性感的!我毫不怀疑,你们将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掀起一场风暴!”
摩根士丹利的md也点头表示:“你们的准备已经非常充分了。只要保持这个状态,这次Ipo,绝对会创造历史!”
最后的彩排,以近乎完美的方式结束。
林轩和赵晴鸢相视一笑,眼中都充满了自信。
他们知道,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启明芯的“Ipo战车”,即将以最强的姿态,去迎接全球资本市场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