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老夫人便道:“前两年去了景州,京都许多事儿都没有过问。你家孩子年岁也大了,是该说亲了。既求到我头,我便帮你寻摸着,若是有好的,便唤你来瞧一瞧。”
杨家妇人求了来,老夫人便顺势应下。只说帮她寻摸着,到时候有了消息,再唤她来府上。
听老夫人如此说,红藤和橙香对视一眼,红藤倒没什么,橙香脸上却浮上一层红晕。
这妇人这样的身份,又求到老夫人这里来,自不是真的叫老夫人说媒。
杨家的身份又远远够不上府中的姑娘。
如今求来,自是想求一个老夫人身边得脸的丫鬟,做自家的儿媳妇儿。
橙香和红藤都是明白人,一想便知杨家妇人的意思。
杨家妇人倒是规矩,哪怕心思明确,却也没有对着她们这些丫鬟乱看。
“哎,多谢老夫人。”
见老夫人答应,那妇人立即欢喜地起身行礼。
又寒暄了两句,老夫人便端起茶盏,喝了口。
那妇人目的已经达成,瞧见老夫人端茶,便极有眼色地笑着道:“老夫人,今日叨扰您许久,妾身便先告辞了,改日再带着家中的小子来府上给您磕头。”
“去吧去吧,得空了再带你家小子来。”
老妇人挥挥手,示意送客。
“夫人,请。”
红藤抬手,引着那妇人往外走去。
待那妇人走后,老夫人半闭上眼,也考虑起她屋子里这些到了年岁的丫鬟们的去处。
之前在景州府,老夫人没想过这些。一则,那时大丫鬟的年岁还没到。二则,她也不想将这些丫头留在景州府,那样山高水远的地方。
如今回了京,有了空闲,这些事儿便也该操持起来。
不管是配庄户人家,还是有些微末功名的学子,或是军中与侯府有瓜葛的旧部......
尽心伺候她一场,总该给这些丫头一个好归宿才是。
老夫人思虑了片刻,只是对下头那些庄户或是军营中的旧部印象都不是十分深刻,更别说那些仅有些微末功名的人家。
除非自己求上门来,能叫她记着的,还真没有。
若不是这杨家的妇人今日求上门来,她也不知道杨家还有一个那样大的孩子。
倒是陶妈妈日日进出侯府,说不得消息比她灵通。
便转头问身旁的陶妈妈。
“陶妈妈,你记性向来好,可记着底下还有哪些人家有好孩子,还未婚配的。你瞧瞧咱们这院子里,到了议亲年岁的也不少,咱们总该给她们也操持起来。”
老夫人就这样直白地说出来,逗得一旁伺候的丫鬟都红了脸。
老夫人看了一眼,笑着道:“脸红些什么?这都是迟早的事儿。且除了你们橙香姐姐,这屋子里剩下的,年岁都还没到,且还要等几年呢。”
“便是你们立刻想嫁人去,也是不允的。”
此话一出,屋里的二等丫鬟都笑了起来,脸上的红晕退去,不是给她们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