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沉璧(2)(2 / 2)

乾隆正伏案批阅奏折,听到通报声抬起头来。

他今天穿着常服,比那日在御花园见时更显随和,但眉宇间的帝王威严丝毫不减。

\"臣妾参见皇上。\"

我规规矩矩地行礼。

\"平身。\"

乾隆放下朱笔,\"知道朕为何召你来吗?\"

我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疑惑表情:\"臣妾愚钝,请皇上明示。\"

乾隆从案头拿起一叠纸——那是我这些天写的谢恩帖。

\"你的回文写得不错,画也有趣。\"

他翻看着那些纸张,\"朕很好奇,一个回部女子,如何对汉文化了解至此?\"

这是我预料中的问题。

我早已准备好答案:\"回皇上,臣妾的父亲仰慕中原文化,特意从江南请了先生教导臣妾兄妹。臣妾愚钝,只学了些皮毛。\"

\"哦?你还懂江南文化?\"

乾隆似乎更感兴趣了,\"可会下棋?\"

\"略知一二。\"

\"善画否?\"

\"能画几笔拙劣的山水。\"

\"琴艺如何?\"

\"曾学过《阳关三叠》。\"

乾隆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好个'略知一二'的回部公主!来人,备琴!\"

太监们很快搬来一张古琴。

我深吸一口气,跪坐在琴前。

说实话,现代的我只学过半年古琴,连入门都算不上。

但当我将手指放在琴弦上时,沉璧的身体记忆再次接管——我的手指自动找到了正确的位置。

《阳关三叠》的旋律从指间流淌而出。

我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仅能流畅弹奏,还能随性加入一些变调,让这首古曲带上几分异域风情。

琴声止,乾隆抚掌而笑:\"妙哉!朕从未听过这样的《阳关三叠》。\"

\"臣妾献丑了。\"

我低头道,\"擅自改动古曲,实在僭越。\"

\"不,朕很喜欢。\"

乾隆的目光变得深邃,\"你让朕想起一个人......\"

他没有说下去,但我知道他指的是谁——容音,富察皇后。

原着中乾隆一直对亡妻念念不忘,而我的琴艺恰好触动了这根心弦。

\"皇上,该用膳了。\"

李玉在门外轻声提醒。

乾隆这才回过神来:\"啊,已是午时了。顺嫔,陪朕用膳吧。\"

这又是一项殊荣。

在太监宫女们惊讶的目光中,我跟随乾隆来到御书房旁的偏厅。

午膳已经备好,虽然菜式不多,却样样精致。

用膳时,乾隆问起我部落的风俗民情。

我结合现代知识和沉璧的记忆,将回部的节日、婚俗、饮食娓娓道来,偶尔穿插几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得乾隆频频发笑。

\"朕一直以为塞外民族粗犷不文,没想到也有如此雅致的文化。\"

乾隆感叹道。

\"皇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美。\"

我趁机说道,\"回部虽小,但也有流传千年的史诗和音乐。臣妾斗胆,若皇上感兴趣,臣妾愿意将这些翻译成汉文,供皇上御览。\"

乾隆眼前一亮:\"好主意!朕准了。你需要什么,尽管跟内务府说。\"

\"谢皇上恩典。\"

我心中暗喜。这正是我想要的——一个长期接触皇帝的理由,又不至于太过招摇。

用完午膳,乾隆又要处理政务,我便识趣地告退。

临走前,他忽然问道:\"你读过《论语》吗?\"

\"读过一些。\"

\"最喜欢哪一句?\"

我想了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乾隆笑了:\"有意思。明日这个时辰,你再来御书房,朕想听听你对《论语》的见解。\"

\"臣妾遵旨。\"

走出御书房,我的后背已经湿透。

这一仗打得漂亮,但我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今日之事很快就会传遍后宫,我将成为众矢之的。

果然,回宫的路上,我感觉到无数道目光从暗处投来,有好奇的,有嫉妒的,更有充满恶意的。

我挺直腰背,面带微笑地走过,仿佛对这一切浑然不觉。

刚回到寝宫,青柳就迎上来:\"娘娘,令妃娘娘派人送来了一张绣样,说是给娘娘参考。\"

我接过那个精致的绣花包,里面除了一张牡丹绣样,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字:\"小心膳食\"。

我心头一紧。

魏璎珞这是在提醒我什么?难道有人要在我的饮食中下毒?

\"青柳,今日的午膳是谁送来的?\"

\"是御膳房的小路子,往常都是他。\"

青柳回答,\"娘娘,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

我将纸条烧掉,\"去把咱们小厨房收拾出来,从今以后,我的饮食一律在小厨房做。\"

青柳脸色变了:\"娘娘是怀疑......\"

\"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淡淡地说,\"对了,明日我要去御书房,准备一套素雅些的衣裳。\"

青柳应声去忙了。

我独自坐在窗前,思考魏璎珞的警告。

她为什么要帮我?

是看出了什么,还是另有所图?

傍晚时分,太后突然召见。

我匆忙更衣前往慈宁宫,心中警铃大作——太后肯定听说了今日之事。

慈宁宫内,太后端坐在主位上,面带慈祥的微笑,眼神却冷得吓人。

\"听说皇上今日召你去御书房了?\"

太后开门见山。

\"回太后,皇上只是问了臣妾一些回部的事。\"

我小心翼翼地回答。

太后轻哼一声:\"是吗?哀家还听说你琴艺不凡,连皇上都赞不绝口。\"

我暗叫不好。

慈宁宫的眼线动作真快,连我弹琴的事都知道了。

\"臣妾不过是略懂皮毛,皇上谬赞了。\"

太后盯着我看了许久,突然话锋一转:\"你可知道令妃为何能盛宠不衰?\"

我一愣:\"臣妾愚钝......\"

\"因为她懂得分寸。\"

太后的声音陡然转冷,\"后宫女子,最忌恃宠而骄。顺嫔,你初来宫中,许多规矩不懂,哀家不怪你。但从今往后,记住自己的身份。\"

\"臣妾谨记太后教诲。\"

我跪伏在地,额头触地。

\"起来吧。\"

太后的语气又恢复了慈祥,\"哀家也是为你好。皇上日理万机,你不可过分打扰。\"

\"是。\"

离开慈宁宫时,我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

太后的警告再明显不过——她允许我接近皇帝,但不能\"过分\"。

换句话说,我只能做她的棋子,不能有自主意识。

回到寝宫,我立刻检查了所有物品,果然发现几处被翻动的痕迹——有人趁我不在时搜查了我的寝宫。

\"青柳,今日有谁来过?\"

我沉声问道。

青柳脸色发白:\"皇后娘娘身边的崔嬷嬷来过,说是奉皇后之命给娘娘送新裁的衣裳。\"

\"衣裳呢?\"

\"在柜子里。\"

我检查了那几件新衣裳,料子上乘,做工精细,看似没有任何问题。

但当我拿起一件藕荷色的旗袍对着灯光细看时,发现了端倪——衣领内侧有一些细小的粉末。

\"去拿把剪刀来。\"

我吩咐青柳。

拆开衣领,更多的粉末洒落出来。

我用手帕小心收集了一些,包好藏起。

\"娘娘,这是什么?\"

青柳惊恐地问。

\"不知道,但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冷声道,\"把这些衣服全部烧掉,灰烬埋到花园深处。\"

青柳手忙脚乱地去处理那些衣服。

我则坐在桌前,思考对策。

皇后这招够狠,如果不是魏璎珞提前警告,我可能已经中招了。

夜深人静时,我取出手帕里的粉末,小心地倒了一点在窗台上的花盆里。

第二天一早,那盆原本盛开的海棠就枯萎了。

果然是毒!

我心头一凛。

看来后宫的明枪暗箭比我想象的还要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