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僧王止不住的怒火(1 / 2)

此时,双方的喊杀声已经混合成一片愤怒与死亡的喧嚣,在这喧嚣声中,两支骑兵的战斗愈发激烈,仿佛要将彼此都彻底毁灭才肯罢休 。

战至最后,蒙古铁骑终究因兵力悬殊而渐渐显出颓势。

伯彦讷谟祜看着越来越多的手下倒下,双眼通红,布满血丝。

他是征战多年、见过无数生死的将领,但此时心中的悲痛和愤怒让他难以自抑。

终于,他咬着牙,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在一片悲壮的喊杀声中,蒙古铁骑有序地向后撤退。

伯彦讷谟祜则发下毒誓,定要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为鲁林多尔济报仇,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而战后的赖文光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望着那弥漫的硝烟和满地的鲜血,心中五味杂陈。

渐渐红了眼眶。。。

他本以为这次突袭能够轻易击溃这支只有三千余人的蒙古先锋,却没想到这场战斗如此惨烈,自己骑兵旅也付出了不少伤亡。

此次战后,他深知不能再与蒙古骑兵正面硬拼。于是,他决定采取袭扰战术和游击战术,凭借灵活性和高机动性,在战场上寻找机会,给敌人制造更多的麻烦。

下一次,他发誓。

能不让自己骑兵旅和对面短兵相接,坚决不去做这最后的搏杀。

太平军战后一统计。

杀死蒙古骑兵两千,突围出去的也有千余。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死在了冲锋的路上和突围逃跑的路上。

因为很明显,这群人死于枪伤,而死于刀伤的只有几百人。

而骑兵旅损失了也有几百人,也基本是死于刀伤。

这说明短兵相接后,处于绝对人数优势的太平军几乎没占到任何便宜。如果不是人数优势,单论近身搏杀,他们现在还不是身强力壮的蒙古骑兵的对手。

打扫完战场后,骑兵旅迅速分散,化作三支军队,相互配合、支援,赖文光准备继续在河南这片广袤的平原土地上展开与蒙古军队的长期周旋。

而且经过这一战之后,他是真的要开始打袭扰战术和游击战术。

.......

当伯彦讷谟祜把他爹叫过来的时候,哪里还有太平军的身影。

平原上只留下了蒙古骑兵的无头尸体。

那头颅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