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苏王不在,但他不觉得他的新军会不堪一击。
如果清军只是固守山东,万一英法联军突破不了防线,不能长驱直入。
那清军的所谓“保守”,恐怕也将付出惨重代价。
而且,现在太平天国是在南北两线同时展开作战,如果清军能够牵扯住太平天国的大部分兵力。
南线的顽强抵抗虽然暂时阻挡了英法联军的脚步,但应该也不能有大量的兵力去抵抗。
一旦英法联军突破防御,与他们的北线清军形成夹击,太平天国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是,徐州府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据点,不可能轻易被清军拿下。太平军在城外修筑的防御工事如此坚固,显然是早有准备。若强行攻打,清军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主要是,这几天的行军过于轻松和诡异。
李鸿章微微顿了顿,随后目光坚定地说道:
“胜将军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英法联军行动迅速,难以捉摸。”
“我们若只在山东修筑堡垒,坐等夹击时机,可能会陷入被动。”
“我意是先派人探查徐州府城中太平军的具体情形,再做打算。同时,分出一部分兵力继续沿着运河往东推进,对清江、镇江等地形成一定的压力,让太平军难以两头兼顾。”
胜保听了,眉头皱得更紧了:
“中堂大人,如此一来,怕是兵力分散,各处难以兼顾啊。”
胜保吃过大亏,现在是异常小心谨慎。
不过也由不得他不谨慎,现在他们手中掌握的兵力可是大清最后的希望。
李鸿章却神色从容地回应道:
“不必过于担忧,清江、镇江只是虚张声势,兵力不需要派出太多,一来可分散太平军注意力,二来可为后日的决战做准备。我们可留少数精锐在城外对徐州府施压,大部队则迅速在山东布置防线,待局势再有变化,再行调整。”
胜保听了李鸿章的一番分析,渐渐舒展了眉头,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这样的布置,进可攻,退可守。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
在清军的脚底下。
无数的暗道长龙正日夜不停地在悄悄挖掘之中。
他们以为的后方无忧,实际上早已暗藏杀机。
战场局势早已诡谲云涌。
而清军的一切行动都在算计之中。
无论他是强攻徐州府,还是结营扎寨固守山东。
等待他们的都将是灭顶之灾。
天势不可为。
清朝这座大厦即将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