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多芯片战略,投资海思!(2 / 2)

至于原因,只能说老黄刀法不准,该收敛的cPu,他太激进。</p>

Tegra4cPu采用4+1核a15架构,主频高达1.8g赫兹!</p>

没错,小核也是a15!</p>

即便运行小应用,也得动a15,发热能不高吗?</p>

但凡把小核a15换成低功耗的a7,都不会发热这么严重!</p>

而该激进的gPu,老黄又开始挤牙膏了!</p>

放着先进的开普勒架构不用,非得挤牙膏,用过时的分离渲染,还不支持opengLes3.0。</p>

这直接导致Tegra4的gPu很垃圾,完全落后高通800!</p>

此外,英伟达收购了基带公司,有自己的基带,但直到Tegra4I上才集成基带。</p>

而Tegra4依旧采用外挂基带,导致发热更严重。</p>

而同期的高通800已经集成基带芯片了,功耗更低,信号更好!</p>

对此,王逸都很无语。</p>

英伟达若是联发科,实在是实力有限也就罢了。</p>

问题是英伟达实力强大,明明能做出顶级芯片,却一手好牌打得稀烂!</p>

该挤牙膏的cPu,不知道收敛。该释放性能的gPu,又开始挤牙膏!</p>

于是刚经历了Tegra3的成功,Tegra4就全线溃败。</p>

最终不得不退出移动处理器市场,专攻平板处理器和车机处理器。</p>

不过王逸明年,抢先使用英伟达的四核处理器Tegra3,成了英伟达的大客户,在Tegra4的设计上,也就能有一定的话语权!</p>

到时候让老黄把Tegra4的cPu小核,从a15换成a7。</p>

再把gPu升级成TegraK1的开普勒架构!</p>

再集成基带!</p>

那Tegra4焕然一新,发热功耗都会大幅度降低,gPu性能大幅度提高,就不会翻车了。</p>

相反,会成为一代很优秀的处理器,甚至干翻高通都有希望!</p>

当然,英伟达的处理器比高通便宜得多,还不用交高通税,对王逸也是好事。</p>

两家竞争,有英伟达制约,高通无法垄断,也就不会不断抬价,高通税也不会像前世那么高!</p>

王逸打算采取多处理器战略,让高通、英伟达竞争,谁的处理器性价比高,就用谁的!</p>

谁翻车了,就放弃谁!</p>

比如2015年的高通火龙810,王逸完全可以放弃,然后选择英伟达处理器。</p>

可若是没有英伟达,王逸只能和小米等品牌一样,硬着头皮用高通810,然后多年积累的口碑,毁于一旦……</p>

小米一直有高端梦,推出小米note,铆足劲冲高端,就是被高通810扼杀了!</p>

高端梦碎!</p>

吓得雷布斯一整年,都没有出数字旗舰机,直到820发布……</p>

当然,多芯片战略,王逸的目标不只是高通、英伟达,中低端还会用联发科!</p>

甚至,华为海思半导体也是合作目标。</p>

只是海思的写的好难,所有资料数据,每款处理器的参数,上市时间,基带支持的通讯标准,都得一一查……</p>

离着2000票加更,只差几十票了。求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