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刚破晓,晨晖还未完全驱散皇宫的夜雾,朱雄英与蒋瓛便怀揣着林昌的供词和罪臣名单,脚步匆匆地踏入奉天殿。殿内庄严肃穆,巨大的红柱矗立两侧,金色的龙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空气中弥漫着凝重的气息,静谧得连轻微的脚步声都能激起回响。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身着绣着金龙的皇袍,头戴冕旒,那冕旒轻轻晃动,更衬得他神色冷峻,目光如炬,不怒自威。朱雄英深吸一口气,强压内心翻涌的波澜,他清楚,此刻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每一个字都可能影响着朝堂的走向,关乎大明江山的安稳。
他向前迈出一步,微微躬身,开始将调查的艰难曲折、林昌的累累罪行,以及一众官员令人发指的贪腐劣迹,条理清晰、毫无遗漏地禀报给朱元璋。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空旷的奉天殿内,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栩栩如生,仿佛将那一幕幕贪腐的场景重新展现在众人眼前。尤其在提及朱樉被牵连一事时,朱雄英加重了语气,详细地讲述着每一条线索,每一个关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执着,让人感受到他对真相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守。
朱元璋听完,原本威严的面容瞬间阴沉如墨,额头上的青筋微微凸起,显然是被气得不轻。突然,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那声响震得整个奉天殿嗡嗡作响,声如洪钟般怒吼道:“朱樉身为藩王,尽享荣华富贵,咱如此信任他,委以重任,将一方百姓交予他守护,他却与这些贪官污吏狼狈为奸,做出这等无法无天之事!简直辜负咱的一片苦心,罪无可恕!”说罢,朱元璋不假思索,当即下令,派遣钦差快马加鞭奔赴西安,务必彻查秦王朱樉,不得有丝毫懈怠与隐瞒。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充满了愤怒和决心,让人感受到他对腐败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西安秦王府内,朱樉收到消息的那一刻,吓得面如白纸,双腿发软,整个人坐立不安,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双手不停地搓动,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他深知此事一旦坐实,自己不仅会失去藩王的地位,还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赶忙紧急召见姚广孝。
姚广孝一袭黑衣,仿若暗夜使者,神色平静如水,不紧不慢地走进书房。他的步伐轻盈而稳健,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微微欠身,对朱樉低声说道:“王爷莫慌,既然他们来查,我们便以静制动。”说罢,俯身在朱樉耳边,如毒蛇吐信般细细谋划起来,每一个字都像是在编织一张无形的大网。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却让人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梁上升起。他的眼神深邃而神秘,仿佛隐藏着无数的阴谋和算计。
钦差抵达西安,朱樉率领王府众人,满脸堆笑、毕恭毕敬地出门迎接,举手投足间表现得坦荡磊落,毫无半点心虚之态,仿佛真的是一位清正廉洁、问心无愧的藩王。他亲自为钦差牵马,笑容满面地寒暄着,热情地邀请钦差入住王府,让人丝毫看不出他内心的慌乱。
调查期间,秦王府从精明干练、深谙王府事务的管家,到朴实憨厚、只知埋头做事的杂役,所有人口径高度一致,众口一词坚称秦王一心奉公,爱民如子,平日里殚精竭虑为封地百姓谋福祉,绝无任何违法乱纪之事,说得有理有据,让人一时难以辩驳。管家说起秦王兴修水利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仿佛亲眼所见一般:“王爷为了让百姓能及时用上水,亲自勘察地形,规划水渠走向,数月未曾好好休息,百姓们都感恩戴德。”杂役们也纷纷附和,讲述着秦王救济灾民时的慷慨和仁慈:“那次闹灾荒,王爷二话不说,就开仓放粮,还亲自煮粥分给我们这些穷苦人,若不是王爷,我们早就饿死了。”让人觉得秦王真的是一位贤明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