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亲的喜讯如春风拂过应天城,大街小巷都还弥漫着那股喜庆的余韵,皇宫与整座城市便如同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推动,化作一台上满发条的精密机器,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朱雄英与徐妙锦婚礼的筹备之中。
礼部官署内,灯火彻夜长明。每日天还未亮,礼部官员们便已齐聚一堂,神色凝重地围在巨大的桌案前,对婚礼的每一个细节展开细致入微的研讨。礼部侍郎周大人摊开一幅巨幅礼仪图,那图纸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与线路,犹如一幅神秘的行军布阵图。“这迎亲路线,必须途经朱雀大街,让百姓都能沾沾喜气,彰显皇家恩泽。”周大人伸出手指,重重地落在地图上的朱雀大街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可朱雀大街商铺林立,人群嘈杂,安保怕是棘手。”一位年轻的官员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担忧,他微微皱眉,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再棘手也得办好!这是太孙的婚礼,关乎皇家颜面,马虎不得!”周大人提高了音量,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挑战的威严。他顿了顿,又缓和了语气:“大家集思广益,务必想出万全之策。”一时间,众人纷纷陷入沉思,随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各种建议与方案在空气中交织碰撞。
在挑选婚礼用品时,他们更是慎之又慎,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从大红喜烛的制作材料,到新人使用的茶具瓷器,每一样物品都要经过层层筛选。官员们亲自上手,触摸每一匹绸缎,感受其质地是否柔顺丝滑;仔细端详每一件金银器具,查看工艺是否精湛绝伦。他们反复比较,精心挑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与此同时,皇家工坊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匠们夜以继日地赶制婚服与首饰,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老工匠陈师傅白发苍苍,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却格外专注,手中的针线在华丽的布料间轻盈穿梭,每一针都倾注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太孙与孙妃郎才女貌,这婚服可得做得尽善尽美。”他一边念叨着,一边精心绣着金龙彩凤的图案,那金龙栩栩如生,仿佛即将腾空而起;彩凤振翅欲飞,姿态优美动人。身旁摆放的首饰盒中,宝石璀璨夺目,那是专门从西域运来的珍稀宝石,与圆润的珍珠搭配在一起,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应天城已然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海洋之中。大街小巷早早地挂满了红灯笼与红绸,微风拂过,灯笼轻轻摇曳,红绸翩翩起舞,仿佛一片红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街边的店铺纷纷张贴喜字,那鲜红的喜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店铺里摆满了与婚礼相关的小物件,有精美的喜糖盒、小巧的龙凤摆件,还有绣着吉祥图案的手帕,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奔跑嬉戏,嘴里欢快地唱着喜庆的歌谣:“太孙娶亲啦,日子红火啦!”百姓们翘首以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期待着目睹这场盛大婚礼,感受皇家的荣耀与喜悦。
终于,大婚当日来临。天刚破晓,天边泛起鱼肚白,淡淡的曙光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朱雄英便已起身,由内侍们精心装扮。他身着绣满金龙的华丽龙袍,金线在晨曦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每一条金龙都栩栩如生,仿佛即将腾飞而起,遨游天际。皇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散发着柔和而高贵的光泽,更衬出他的英姿勃发。
“殿下,今日是大喜之日,愿您与孙妃百年好合,白头偕老。”贴身太监云奇一边为他整理衣冠,一边笑着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
朱雄英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眼中满是期待:“今日过后,我便有了携手同行之人,定要与她共创太平盛世,不负这大好江山。”
随后,他大步走出宫殿,跨上一匹矫健的高头大马。那匹马通体雪白,四蹄矫健有力,鬃毛随风飘动。朱雄英手持缰绳,威风凛凛,率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前往中山王府。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响声震彻云霄。迎亲队伍身着鲜艳的红色礼服,手持旌旗,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龙凤在风中舞动,仿佛活了过来,寓意着新人的美好姻缘。百姓们夹道围观,纷纷送上祝福:“太孙殿下新婚快乐!”“祝愿太孙与孙妃恩爱美满!”那声声祝福如潮水般涌来,充满了对新人的美好期许。
中山王府内,一片忙碌而温馨的景象。徐妙锦早已梳妆完毕,端坐在闺房的铜镜前,宛如一朵盛开的牡丹,娇艳动人。身旁的丫鬟们正为她做最后的装扮,她们小心翼翼地为她整理着发丝,轻轻插上精美的发簪。凤冠上镶嵌着珍稀宝石与珍珠,每一颗都价值连城,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五彩光芒,仿佛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绣满龙凤的大红喜服穿在她身上,更衬得她身姿婀娜,明艳动人。
“小姐,您今日真美,就像下凡的仙女。”丫鬟小红忍不住赞叹道,眼中满是羡慕与钦佩。
徐妙锦微微脸红,轻声说道:“我也盼着能与太孙携手,为皇家分忧,为百姓谋福,不辜负这一份荣耀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