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变革骤起(1 / 2)

在朱雄英的精心筹谋与力谏之下,朱元璋终于痛下决心,签发了那道足以改写大明军队格局的诏令,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就此缓缓拉开了帷幕。

新的军权管理机构在朝堂之上应运而生,其架构设计极为精巧,就像是把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重新布局,每一个棋子的位置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将领们曾经牢牢攥在手中的独断大权,在这一轮改革中被重新分配,以往那种能够随意调兵遣将、一呼百应的军事指挥模式,瞬间成为了历史。如今,军队的每一次调动,都要经历一道道繁琐又严格的审批流程,就好像是一条漫长又曲折的道路,从基层卫所的请示,到中级都指挥使司的审核,再层层上报到全新设立的中央军权管理机构,而最终的决策权,稳稳地掌握在朱元璋那双掌控乾坤的手中。

改革的消息刚一传开,就如同一块巨石被狠狠地砸进了原本平静的军事湖面,激起了惊涛骇浪。军营里瞬间炸开了锅,那些习惯了大权在握、威风凛凛的将领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场变革带来的强烈冲击。他们的利益和权力被大幅削减,内心的不满就像汹涌的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疯狂涌动。营帐里,将领们三五成群,私下里激烈地讨论着,言语中全是愤懑与不甘。

“这改的到底是什么革!咱们提着脑袋为大明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打下这片江山,现在可好,说收权就收权,以后还怎么带兵打仗?”吉安侯陆忠亨满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猛地将手中的酒碗重重砸在地上,酒水溅得到处都是,“没了实权,咱在这军中,和被拔了牙的老虎有什么区别!”

“陆侯,您先消消气。可这旨意都已经下来了,咱们能有什么办法?”旁边一位副将小心翼翼地劝着,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

“办法?我看就是有人在陛下跟前乱进谗言!”陆忠亨余怒未消,一脚踢翻了旁边的凳子,凳子倒地发出“哐当”一声巨响,在营帐里回荡。

面对军中弥漫的不满情绪,朱元璋的威严就像一座巍峨耸立、无法撼动的高山,压得众人连公然违抗的念头都不敢有。而朱雄英听闻这些将领的抗拒态度后,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决定以强硬之姿去平息这场风波。

朱雄英大步迈入陆忠亨的营帐,此时陆忠亨还黑着脸坐在主位上,看到朱雄英进来,虽起身行礼,但动作僵硬,脸上满是不情愿。朱雄英毫不理会他的态度,目光如炬,直直逼视着陆忠亨,声音冷硬:“陆侯,你觉得委屈?觉得权力被夺了?可你想过没有,你手中的权力,是为了什么?是为你个人的威风,还是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

陆忠亨被这一连串质问弄得一怔,刚想反驳,朱雄英却没给他机会,继续厉声说道:“自大明开国以来,诸位将领劳苦功高,陛下心中都有数。可如今局势已然不同,分散的军权隐患重重。你说往后如何打仗?改革之后,调度更加有序,协同更加紧密,打起仗来只会更强,而非更弱!”

陆忠亨忍不住哼了一声:“皇太孙,说得轻巧,没了军权,我们还能有什么作为?”

朱雄英冷笑一声:“作为?你若一心为了大明,为了麾下将士,何愁没有作为?如今你觉得权力被收是坏事,可若真有人心怀不轨,利用这分散的军权谋逆,到时候,你是跟着作乱,还是拼死平叛?不管选哪条路,你都逃不了干系!这改革,是保你,保你的家人,保你麾下的兄弟们!”

陆忠亨被说得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张了张嘴,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朱雄英缓了缓语气,但态度依旧坚决:“陆侯,陛下的威严,你我都清楚。此次改革势在必行,没有回转的余地。你若带头配合,陛下念你往日功劳,日后军中之事,少不了你的参与;可你若执意抵触,后果你该明白。”

陆忠亨沉默良久,长叹一声:“皇太孙,老夫明白了,是老夫糊涂了。”

朱雄英见他服软,微微点头:“明白就好,你在军中威望颇高,去跟那些还心存不满的将领们好好说说,莫要自误。”

陆忠亨领命而去,朱雄英并未就此放松。他深知,要让改革顺利推行,光靠震慑还不够,还得让将领们切实看到改革的好处。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召集军中各级将领,再次申明改革要点。

营帐中,将领们或坐或站,神色各异,大多带着不满与疑惑。朱雄英站在众人面前,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沉声道:“此次改革,是为了大明的千秋基业,谁也不能阻拦。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人不服,觉得权力被夺了,前程没了。但我告诉你们,只要你们一心为大明,前程似锦!新的军权管理机构成立后,将有更多晋升机会,表现优异者,陛下定不会亏待。”

底下有将领小声嘀咕:“说得好听,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朱雄英闻言,目光如刀般射向发声之处:“若不信,大可拭目以待。但在此之前,若有谁敢阳奉阴违,阻碍改革,休怪我不讲情面!陛下赋予我全权处理此事,谁若心存侥幸,便是与陛下作对,与大明作对!”

将领们见朱雄英态度如此强硬,纷纷噤声。朱雄英趁热打铁,详细讲解了新机构的运作模式以及对将领们的新要求,让他们清楚了解改革并非只是简单地收权,而是为了打造一支更强大、更高效的军队。

在朱雄英的强势推动下,军中反对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但朱雄英明白,要让改革真正落地生根,还需解决诸多实际问题。

回到宫中,朱雄英顾不上休息,就立刻召集了一些心腹大臣,开始讨论下一步的计划。他们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前,桌上摆满了各种军事地图和文件。朱雄英首先发言,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对于新机构人员选拔的想法:“我们要选拔那些忠诚可靠、有才能的将领进入新的军权管理机构。这些人不仅要有丰富的军事经验,还要对陛下和大明忠心耿耿,这样才能保证军权牢牢掌握在陛下手中。”

一位大臣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皇太孙所言极是。不过,选拔人才的过程一定要公正透明,避免出现任人唯亲的情况,否则会让其他将领心生不满。”